年我国近视人数将达7亿
70%以上的孩子都会近视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被手机、iPad、电脑包围,小时候用来看动画片、玩游戏,现在连上课甚至也会用到这些电子产品。
电子屏幕对孩子的眼睛伤害大,长时间用眼过度,让很多家长都会担心孩子近视。
在学校放眼望去,“三人行,必有一人戴眼镜”。
而孩子近视的发病率之高,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根据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教授团队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显示:
预期到年,中国近视人口将达7亿,患病率近50%。
在现有政策环境下,到年,我国5岁-15岁群体近视患病率将达到77.42%,16岁-24岁群体近视患病率将达到94%。
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一旦受到伤害,将会给孩子留下不可挽回的遗憾。
然而,家长对近视成因的一知半解,有时候反而成了加重孩子近视的“帮凶”。
每个近视孩子的背后
都有一个陷入误区的家长
因为自己和老公都戴眼镜,所以晓晨妈妈特别担心女儿的视力问题,从小就特别注意,极少让孩子玩手机、ipad和电脑,连电视都很少看。
但一年级的时候,最让她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坐在第二排的晓晨,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老师讲的内容也听得一知半解。
没办法,妈妈只好带着晓晨去眼镜店配眼镜。
戴上眼镜后,晓晨上课看不清的问题是解决了,但原本喜欢运动的她也变了,眼镜让她在运动场上没办法施展开手脚。慢慢地,她变得没那么喜欢运动了……
之前她还很喜欢跳舞,但现在由于戴上了眼镜,无形中也影响了她的发挥……
这些变化,妈妈都看在眼里。
为了改善视力,晓晨妈妈买过叶黄素、日本进口的眼药水、矫正架、护眼灯……能用的方法几乎都试过了,但是学期末孩子的视力还是涨了度。
导致孩子近视的那些坑
你踩过几个?
为什么女儿从来不玩手机,还是近视了呢?
晓晨妈妈带着医院才知道,原来导致女儿近视的主要原因,竟然是钢琴!
主治医生于刚说:电子产品并不是导致孩子近视的唯一凶手,真正的根源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晓晨弹钢琴,要长时间看琴谱和琴键,也属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于刚医生说,孩子正确用眼,记住“20-20-20”口诀就够了:
看某个东西20分钟后,要转移注意力看20英尺(6米)以外的物体,并保持20秒。
如果孩子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电子产品,以下三点需要格外注意:
坐姿:不能够躺着看、侧着看,更不能在车上看。
距离:1拳1寸1尺,就是胸口距离桌子一拳、手握笔距离一寸(约3.3厘米)、眼睛距离书本一尺(约33.3厘米)。
时间:6岁以前的宝宝,连续用眼时间坚决不能超过20分钟。
于刚专注儿童眼科40多年,像晓晨妈妈这样不懂得如何帮孩子护眼的家长,实在见得太多了。
为此,他总结出三个家长最容易陷入的护眼误区:
No.1
孩子戴上眼镜,度数就会加深
孩子近视度数不断加深,并不是因为戴上眼镜造成的,眼睛会随着孩子的身体一起发育,这是度数越来越深的主要原因。
一旦发现孩子近视,戴眼镜可以方便孩子学习和生活,矫正屈光不正。
最关键是要看裸眼视力,如果裸眼视力比较好,那么眼镜可以少戴;如果裸眼视力不好,那么眼镜一定要坚持戴。
如何判断是否需要戴眼镜,于刚给出了这个判断标准:
判断标准
<度:可以戴着看黑板,看书本不用戴。
>度:看书本可戴可不戴。
>度:黑板、看书都需要戴眼镜。
No.2
孩子配眼镜不用散瞳
一旦发现孩子近视,有不少人图省事,直接在眼镜店检测视力、配眼镜,其实这对孩子伤害很大!
7岁前的孩子一定要散瞳孔验光,这样才能反映真实的视力情况。
首先,如果及时发现,假性近视是可以治愈的。没有散瞳验光直接配眼镜,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1年左右就会发展成真性近视。
其次,远视眼、高度散光等情况,也会导致结果不准确。
所以,孩子第一次配眼镜,医院进行散瞳和全面的检查。
No.3
贵的眼镜一定好
现在流行防蓝光镜片,其实是新型的骗钱套路,并不适合孩子。因为孩子的眼睛还需要发育,接触不同类型的光,才有利于眼睛更加完整、健全地发育。
眼镜贵并不代表一定好,给孩子配眼镜,于刚老师建议这样选:
如何给孩子选眼镜
镜架:10岁以下选择软边而且有保护鼻翼的镜架,10岁以上可选择全框镜架;
材质:最好选择重量轻树脂材质,不会影响孩子鼻梁骨发育;
镜片:尽量不要选择易碎的玻璃镜片,以免对孩子眼睛造成损伤;
树脂镜片最常见的就是pc系列、轻韧系列和mr-8系列,其中:轻韧系列透光性差,韧性好,适合喜欢运动的孩子;mr-8系列透光性好,韧性差,适合喜欢画画或者做精细活动的孩子。
“护眼科普达人”于刚的心愿
科学护眼,远离近视
于刚医生是儿童眼科的特级专家,从事眼科工作已有40年,无论工作多忙,他都会坚持在网上给大家普及科学护眼的理念。
从一开始的科室网站,到论坛、博客、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