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些年来儿童的近视率越来越高了;
近视儿童的年龄也越来越小;
女孩的近视率明显高于男孩。 近视,难道都是遗传导致的吗? 如果并非都是遗传因素,造成近视的原因有哪些,只是玩电脑看手机吗? 为什么在相同的学习环境下女孩比男孩更容易近视? 我们就这三个问题,进行接下来的探讨。2孩子近视一定是遗传因素导致的吗?
医院青浦分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周黎纹表示: “如果孩子的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也就是近视度以上,那么小孩遗传近视的概率确实会比较高,但是这并不是说孩子一出生就会近视。” 眼科医生郑亚洁也曾说过: “高度近视的爸爸妈妈生下来的宝宝将来也不一定会近视。” 很多父母近视的宝宝,只要好好地保护眼睛,长大了也可以不近视。 也有很多宝宝,由于没有很好地保护眼睛,长大后发生了高度近视,但是他的父母其实并没有近视。 所以,基因只是引起近视的一小部分因素,平时的生活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宝宝是否会近视。那么罪魁祸首是不是就是iPad导致的呢? 事实上,我们的屏幕上虽然会有蓝光,包括现在的LED灯,也会放射出蓝光,但是这种蓝光对眼睛的损害是微乎其微的。 我们眼底最重要的器官——黄斑,是我们看东西最中心视力,最主要的部位,这个部位对蓝光是敏感的。 但是,自然界有许许多多蓝色的光,比如说紫外线就包含有蓝光,但是我们每天在太阳下行走,并没有引起失明。 所以说,玩iPad(手机)本身对眼睛伤害不是最大,iPad屏幕、手机屏幕、电脑屏幕对眼睛的损伤,最主要的是在它促使了人们更长时间的、近距离的看东西。 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为什么女孩更容易近视呢? 有研究人员在对悉尼中小学中的余个孩子进行三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 户外活动时间少的孩子有着更大的近视风险。 对于这一点,眼科医生郑亚洁说:“这是因为明亮光线可以刺激视网膜中多巴胺的分泌,这种神经递质能够控制眼球的生长,防止出现异常。
如果能够有效地增加户外运动的时间,减少了孩子在室内用眼的时间,多看远处,多晒太阳,确实是可以有效地预防近视。”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女孩的近视率会高于男孩。 因为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现象: 由于智力等发育的早,女孩在低龄段学习成绩往往会比男孩好,在业余时间更倾向于一些偏“安静”活动,比如看书,发展绘画、乐器等兴趣爱好。 也有不少父母倡导养育“淑女”,所以会刻意的减少女孩的户外活动机会。 所以,缺少户外运动对孩子视力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3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青少年儿童每天都需要充分的体育活动:1~2岁儿童,每天进行的各类体能活动应不少于分钟;
3~4岁儿童,每天的活动时长也应不少于分钟,这个时长内,中高等强度身体活动应占其中60分钟;
5~17岁的儿童与青少年,每天应进行至少60分钟的中高等强度身体活动。 当然,所有活动最好都能在户外进行! 那么,哪些户外活动更适合孩子呢? 医生推荐以下4种运动: 1、羽毛球 孩子在打羽毛球的时候,需要敏锐地观察对手的挥拍情况,眼睛需要紧追在空中高速飞行的球体。 这种高度精神集中的状态,可以使眼部睫状肌不断地收缩和放松,大大促进了眼球组织的血液循环,对锻炼眼力非常有帮助。 羽毛球运动能显著地提高视觉敏感度,让孩子“眼明手快”。 2、乒乓球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造成儿童近视的重要原因。 此时的眼球处于高度调节状态,降低了眼周肌肉的调节能力,时间久了,视力就会受到影响。 而打乒乓球时,孩子的眼球要随着乒乓球的运动轨迹,不停地进行远近、上下、左右调节和运动,不断地刺激睫状肌和眼球外肌交替收缩、舒张。 这个过程,能大大地促进眼球周围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谢,让眼睛真正的“活了”起来,对保护视力和预防近视十分有帮助。 3、踢足球 足球运动本身就是一项很有魅力的运动,喜欢踢足球的孩子也很多。 作为一项中高强度的体育运动,足球的场地更开阔,对身体的协调能力要求也越高。 不仅需要大量的跑步运动,还需要眼睛追着球、其他小朋友不断地移动,直接刺激眼球外肌进行远景、近景的交替使用。 特别是眼睛看向远处时,能有效地缓解眼部肌肉疲劳。 4、徒步、登山 预防和治疗近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极力放眼远眺,从而达到放松眼部肌肉的目的。 然而我们长期生活的城市环境,高楼林立,孩子根本就没有登高望远的空间。 所以,经常带孩子去户外徒步、登山,不仅能呼吸新鲜空气,接触阳光,更能增强体质,有效地预防近视的发生。 并且,这项运动适合各年龄段的小朋友,大家可以根据各自的接受程度进行强度的调整。 当然,孩子的运动不仅限于推荐的这4种,掷飞盘、踢毽子、扔沙包、放风筝等,都是非常不错的运动。只要能多带孩子去到户外,让孩子跑起来、动起来,就能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孩子预防了近视的发生。4 儿童近视,虽然女孩比例偏高,但这是所有孩子都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不分男女,我们必须正视。 学习固然重要,家长和老师也鼓励孩子多看书、阅读。 但是,这个中间必须有一个平衡。不能因为一味的追求成绩的高低,而牺牲了本该属于孩子的运动时间。 殊不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才是未来社会最有力的竞争者。 因为他们不仅有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更有好的身体来为自己的人生打底。 年—年,我们经历了生命健康受到威胁的一年。 这一年也让我们意识到,健康的身体才是人生最大的本钱。 84岁的钟南山院士,不止一次这样说到:“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健康地活着。
我们要有这样一种观念,就是把锻炼身体当作吃饭,融入到生活中,这样我们才有资格享受更好的品质生活。” 钟院士一直身体力行,他也要求他的孩子也这样。 所以,带孩子运动起来吧。我想要的未来,是看得到安全感
从小喜欢看书,漫画、小说、杂志、名著……无所不看,曲折的故事情节、有趣的人物形象,的确能满足一个小朋友无边无际的想象力。是的,我暂且把十岁之前的“阅读”称作“看书”,它不能算是真正的“阅读”。“爱书如命”的我,力求把每一本看过的书完好无损地保存,谁动了跟谁急,拒绝共享。这是一种完美主义情结,因此,小时候的我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总能把书翻破,还喜欢在上面勾勾画画,简直就是暴殄天物!浑浑噩噩的,我就已加入了“高考大军”,每日都在纠结如何能拿更多分。作文,便成了我最头痛的问题。终于,在老师的“威逼利诱”下,我半强迫性地开始了“做阅读笔记”之旅。所读的书也从色彩缤纷的小说变为严肃文学和作文素材。强迫总是让人痛苦的,每日课业繁重,没时间阅读,更没时间写写画画。不过,青春期里懵懵懂懂的少男少女,大脑处在飞速发育的状态。发育的结果,便是在大脑中形成一套独立完整的思辨体系。而有了思辨性的结果就是,在阅读时,文字不再是平面的,它变立体了。既而阅读的激情会被点燃,你会在看到某一个词、一句话、一篇文章后开始浮想联翩,开始思考,开始质疑,以逐步达到认可。无论是文学性的文字还是理论性的叙述,都能打开你的思维,引导你进入一个更深微的世界,让你去判断,去吸收,去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其中。那么这时,你便获取了初步的阅读技能。尽管不是专业作文 希望每个孩子的“学习计划表”上,不仅仅是满满当当的学习任务,还能安排的有让他们肆意奔跑的运动时间。 因为,运动不止,生命不息。
爸爸妈妈们都在看
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在看哦来源:积木育儿(jingguanyuer),最贴心的科学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