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正柱定轴正负柱镜检影法在混合散光检影中的优越性。方法:随机选择了96例(眼)混合性散光患者进行正柱定轴正负柱镜检影(试验组80眼)与联合应用正负柱镜检影法检影(对照组75眼)。将散光分为3个区(3.00D,3.00D~6.00D,6.00D),根据中和影的形态、轴位准确度、检影时间与镜片组合综合评价检影效果。结果:散光<3.00D以下者,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3.00D~6.00D与>6.00D,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正柱定轴正负柱镜检影法较联合应用正负柱镜检影法对检影中高度混合散光更是一种快捷和准确的检影方法。
关键词:圆柱镜;散光;网膜检影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眼科门诊混合散光患者96例(眼),男53女43,年龄6~37岁,平均15.3岁,散光度3.00D共59眼(试验组30眼,对照组29眼),3.00D~6.00D共62眼(试验组32眼,对照组30眼),6.00D共34眼(试验组18眼,对照组16眼)。常规裂隙灯及眼底等检查,排除眼器质性疾病后,12岁以下用1%阿托品眼膏,其他用复方托品酰胺散瞳。
1.2检影方法
带状光检影,试验组用正柱定轴正负柱镜检影法1m检影,按该法三点新技术操作,第一先顺后逆,先找出顺动影动后用正柱镜中和,将这一条主要子午线屈光矫正,这条子午线就是散光轴即正柱定轴含义;第二微调轴位,微调正柱镜的轴位,让顺动影更明显并出现一致性影动;第三两柱中和,即用正负柱镜各一片达到中和。对照组采用联合应用正负柱镜检影法1m检影,分别用正负柱镜2~3片中和两条相互垂直子午线上影动。
1.3检影效果分级
1级中和影均匀,轴位易判断,检影时间5min,镜片组合2片;2级中和影欠均匀,轴位判断尚可,检影时间5~10min,镜片组合2~3片;3级中和影欠均匀,轴位判断困难,检影时间10min,镜片组合3片。用SPSS统计软件包Pearsonx2检验法对试验组与对照组检影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检影在不同散光区间结果(见表) 散光度在3.00D以内的试验组与对照组仅存在1级与2级检影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别散光3.00D3.00~6.00D6.00D1级2级合计1级2~3级合计1~2级3级合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验组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计 经x2检验统计(x2=0.,P0.05)无显著性差异。散光度3.00~6.00D(x2=4.,P0.05)与散光度大于6.00D(x2=4.3,P0.05)均存在1~3级,经x2检验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网膜检影法由William于年发现并用于临床已有多年历史,产生过众多种类名称的检影法。常规球镜检影法与球柱镜联合检影法临床运用较多,适用于低度屈光不正的检影,对于高度屈光不正与混合性散光检影力不从心,因为球镜度镜焦度一致,中和一方向子午线上的屈光,必然会增加与之相垂直另一方向子午线上未矫正屈光,而高度数的屈光反映的影动是缓慢,边界不清,模糊甚至无光影。计尚年的《检影研究与应用]中提出了柱镜检影法》[1],黄中宁也发表文章《联合应用正负柱镜检影法检测混合散光》[2],本人创新的该正柱定轴正负柱镜检影法。对于高屈光不正及混合性散光来说,它们均是常规球镜检影法与球柱镜联合检影法的补充与发展。
单纯的远近视与规则散光眼检影产生“顺动”、“逆动”与“中和”影动,也产生“中断”、“扭曲”与“斜运动”异常影动与球面差等干扰影。如何能快速捕获“中和”影动达到屈光矫正是网膜检影法的精髓。常规球镜检影法与球柱镜联合检影法主张两相垂直子午线上出现逆动或一顺一逆光影时,先用负球镜过矫逆动光影的一方向,让两子午线均出现一致运动的顺动,然后逐一予以中和[3]。联合应用正负柱镜检影法检测混合散光时主张两条主要子午线,可先用一块柱镜中和一条主要子午线,继而在与第一条主要子午线垂直的方向上放置另一柱镜来中和另一条主要子午线,最终得到中和影[2],胡玉在《混合影动检影的探讨》中提到当遇到混合影动时,检影验光先消解顺动或逆动都可以[4]。本文正柱定轴正负柱镜检影法在混合散光检影时,先用正柱镜矫正顺动的一条主要子午线,因顺动影相对清楚,易于捕捉与便于中和,精确地矫正这条子午线上屈光度并确定了轴位,相垂直的另一条主要子午线不会受到影响也较快地找到了中和点。
本检影法与联合应用正负柱镜检影法相比,相同之,“中断”与“涡漩状”等干扰影动,较为准确与快速达到两条主要相垂直子午线屈光中和点。不相同处是联合应用正负柱镜检影法是两条主要相垂直子午线上的逆动或顺动光影无论先矫正中和哪个光影均可[2],而正柱定轴正负柱镜检影法有三个检影特点,则是先正柱镜中和矫正顺动光影,这也就是本检影法第一个特点,顺动光带有明显边界,逆动光带无明显边界[5],顺动光影清楚易于捕获,中和起来也比较容易。第二个特点不同之处是微调正柱镜轴位,意思即是正柱定轴,正柱镜将轴位定准了,排除了不正常的的干扰影动,就会出现一致性的影动。第三个特点就是两柱中和,也就是说只要一正一负两圆柱镜就要达到中和点,避免镜片多造成镜片反光干扰影的干扰,更能准确清楚地判断矫正中和影。所以在混合性散光的检影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散光度3.00~6.00D与散光度6.00D以上的检影结果x2检验统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正柱定轴正负柱镜检影法在混合散光的散光度在3.00D以上时,较联合应用正负柱镜检影法更是一种较好的网膜检影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