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贾母眼镜多少度我来给她验验光

梦幻君按

眼镜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纵不近视也会老花,更不必说还有太阳镜、墨镜等等大行其道。而时间上推三四百年,这东西可是稀罕物。《红楼梦》中,使用眼镜的,只有贾母一位,那么史太君的眼镜究竟是多少度呢?

张秉旺

从“红楼梦时代”到今天,已经有多年了。这期间,尤其是近百年,社会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的许多词语、事物,读者都会感到陌生,读起来常常遇到“拦路虎”。于是出现了读《红楼梦》的工具书:《红楼梦词典》《红楼梦鉴赏辞典》《红楼梦大辞典》,尤其是后者,多页的大厚册,分门别类,有七八千个词目。

红楼梦各版本及资料

这些词条还只是比较粗略的解释。有一些更深层次的事物,看似普通,却有十分深刻的内涵,于是又有了《红楼识小录》《红楼风俗谈》一类书的出现。陈从周给《风俗谈》写的序言说该书:

叙岁时,说礼仪,谈服饰,讲骨董,言官制,道园林,论工艺,兼及顽童课读,学究讲章,‘太上感应’、‘八股’陈腔,道士弄鬼、红袖熏香,茄鲞鹿肉、荷包槟榔,至琐至细,无不包藏。

两书的作者都是邓云乡,他的文字娓娓谈来,兴味盎然,读着读着,能够给人以仿佛进入了“红楼梦时代”的感觉。

然而,智者纵有千般学识,也难免有小小的疏漏。第69回,凤姐把尤二姐赚入了大观园,还把她领到贾母面前,让她认认这位奶奶婆,认过之后:

贾母又戴了眼镜,命鸳鸯琥珀:“把那孩子领过来,我瞧瞧肉皮儿”……又命琥珀:“拿出手来我瞧瞧。”……贾母瞧毕,摘下眼镜来,笑说道……

老年人戴眼镜看近处,很正常。问题出在第54回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大花厅上贾母与李婶娘、薛姨妈和众女眷一起赏灯、吃酒、看戏。贾母的几上“又有一个眼镜匣子。贾母歪在榻上,与众人说笑一回,又自取眼镜向台上照一回……”

在《红楼风俗谈》里有一篇“眼镜趣谈”,对贾母戴眼镜看戏台这段描写提出了质疑:

貌似十分生动,却产生小问题了。试想,贾母年纪大了,眼镜匣子所装,自然是老花镜。而老花镜却不同于近视眼镜和望远镜,它是起放大作用的,看近不看远的。老花眼是看眼前的东西、细小的东西看不清,而看远处的东西,却比较清楚,如戴上眼镜看远方,甚至稍远一点的人和物,都要模糊了。……这是很普通的道理。明白这点,再看曹雪芹写的这句“又取眼镜向台上照一回”不是很滑稽了吗?

老花镜不光是起放大作用,还用于调节屈光度。近视眼用凹透镜来调节;远视眼用凸透镜来调节。贾母的眼睛是远视眼,所以看戏台要戴远视镜,即凸透镜。低度的老花镜可以当作远视镜用,因为都是凸透镜。

贾母会不会是近视眼呢?比如她老人家看远用度凹透镜(近视镜);看近用度凹透镜。这在今天是很普遍的,但在“红楼梦时代”不可能有。那时候还没有验光配镜的技术。社会上最需要的是花镜。乾隆有咏眼镜的诗,说戴上它,小字看得清清楚楚,觉得十分神奇,所以作诗颂扬,他颂扬的就是花镜。乾隆皇帝赞眼镜,可见眼镜在那时候还是比较珍贵的玩意儿呢。

贾母是远视眼,多少度呢?

我推断她是度远视。80岁上下的人,花眼通常是度。两者都是凸透镜,相加是度。她看远用度远视镜——也就是低度的花镜;看近用度的老花镜。

会不会看远用度、看近用度的花镜呢?不会。那时的眼镜都是“成镜”,度数不同,供人试戴、选择。老花镜的最高度数就到度为止。直到今天,买现成的老花镜,最高仍然是只到度,红楼梦时代不可能有更高的。

会不会看远是度、看近用度的花镜呢?也不会的。度的远视眼算是很轻的了,通常可以不戴眼镜。我认为,那时的花镜最浅的是从度开始的。贾母是从不同度数的花镜里选出一副浅的当远视镜(度),看远;选一副深的当老花镜(度),看近。

果真如此?是的。远视眼的人比近视眼的人少,但还是有相当比例的,我就是其中之一,而且眼镜也是看远戴度、看近戴度的。居家、出门,我总是两副眼镜随身。和我一样眼睛的人也时常遇到。

贾母戴上眼镜看戏台,既不是“漏洞”也并非“滑稽”,是有其生活依据的。书中两处戴眼镜的描写,完全符合贾母的身份、地位,以及当时的环境、情景。

「点评」

邓云乡先生,您写的《红楼识小录》《红楼风俗谈》,娓娓道来,极具知识型、可读性,对于理解《红楼梦》的许多细节非常有用。只是有关贾母眼镜的那节欠妥,其实老太君的眼镜没戴错、曹雪芹的文字没写错,恰恰是您写错了。贾母就是有两副眼镜,一看近、一看远,她老人家是远视眼。由此可见作者的生活观察够多么细密。

梦幻红楼特邀专栏,未经同意严禁转载

作者简介

张秉旺,年生,籍贯河北安次。玻璃专家,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业余喜文、史,时以本名或丁希、丙望等名于《红楼梦学刊》、《红楼》等报刊发表研红文章,并有专著《红苑杂谈》出版。系颐和园学会会员,《颐和园》杂志顾问,参与校阅《颐和园志》。

延伸阅读

专栏

宝玉到底是“神瑛侍者”还是“混世魔王”?

揭秘丨关于贾府工资,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文化

古代的姑娘们吃什么,才美美哒?

点击以下关键字,阅读更多内容

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

钗黛合一

王熙凤

元春

迎春

探春

惜春

刘姥姥

贾母

邢岫烟

巧姐

秦可卿

芳官

赵姨娘

贾敏

梦幻君现面向所有读者开始征稿了!

征稿邮箱:

menghuanhonglou

yeah.net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370bm.net/yjjsyy/70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