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选择题解析
中考猜题是初中毕业班老师必备功课,每个有经验的老师心里都有个中考命题趋向的“谱”。首先声明:中考猜题不在于压中了多少习题,而在于给学生一个清晰的脉络,让学生在中考答题时做到不慌不乱,胸有成竹。
初中物理分为声,光,热,力,电磁五部分,一般声学3分,光学8分,热学10.75分,力学31.5分,电磁学26.75分,其中声学一道选择题,其余分值不会相差高于2分。之所以会出现0.75分,是因为选择题每个选项0.75分。
中考物理共80分,选择题10道题每题3分共30分,在中考物理习题中是单道习题分值最大的,因为简答题4分,但分2点或4小点,每小点2或1分,计算题8分基本每步1分,而选择题ABCD其中一个选项占3分,对于优秀生来说必须保证选择题满分,有一个错误就会有无数学生超越你,一般学生也要答对7个或以上才能拿到自己满意的分数。
选择1:估测题。套路篇已分析解决方法一记二测三算四蒙。一般力学2个选项,长度,厚度,宽度,高度一个选项靠记忆或现场测量或生活测量。速度,质量,重力等一个选项靠记忆或计算。热学1个选项主要考温度,解决方法主要是记忆其次生活体验。电学一个选项考生活中常见电压,电流,电功率,电能,其中电压必须记住,其余可根据生活中常用时长短运用公式估算。
选择2:声学基础知识题。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注意找清楚是什么物体振动。声速:m/s,常写成光速。真空不能传声,常和电磁波混淆。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不同材料物体是音色;不同力度,传播远近不同,声音大小是响度;改变琴弦等位置,振动物体长短不同等是音调。噪声可从声源处,传播过程处,人耳处减弱很好分辨。
选择3: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常见实例: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激光准直,生活中所有“三点一线”的例子等,其中影子考的最多,凡是看到有物体的影子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光在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像都是反射。都成虚像。光在不同种介质或不均匀同种介质的穿透都会发生折射。与反射的区别是是否穿透过不同介质,透过的是折射,没透过的是反射。凸透镜(老花镜),凹透镜(近视镜)都是折射,现象还有:水中鱼位置变浅,筷子“弯折”,海市蜃楼等。
选择4:热学基础题。考察物态变化或分子热运动或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物态变化要分析同一物质由什么变为什么,在分析固液气态中由什么态变什么态,再分析吸放热。分子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隙。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明显。分子的量级是百亿亿分之一米,大于这个量级的都不是扩散。注意雾霾等能看见的都不是分子扩散。温度是个标准,内能的标志。内能是个状态量,热量是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
选择5:安全用电。注意试电笔的使用方法: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不能接触会触电。外壳接地,低压勿接触,高压勿靠近,电不沾水,不碰湿东西。
选择6:力学基础知识。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看是否同一物体。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作用等,只能说因为,由于。惯性只与质量有关。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动能与质量,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高度有关;力与移动距离在同一方向上才做功(初中可以这么理解);功率与功和时间有关;判断杠杆省力费力先看力臂。这几种在填空和实验题中情景实验也有可能考。
选择7:凸透镜成像规律或电热综合题。凸透镜成像规律几种情况必须记牢,物近像远像变大或同向移动记牢,凸透镜(老花镜)起会聚作用,凹透镜(近视镜)起发散作用记牢才能解此题。
选择8:磁学。考图形可能性大。
选择9:压强浮力题。题中情境变化多,但每个选项用一个公式不会变,注意可以打乱选项顺序做题。
选择10:电路题。考数形结合可能性最大。
以上三题前面文章已有详细说明不在复述。其中5,6,7,8题位置会随意打乱,其他题位置基本不变。希望能对同学们有帮助!
年6月12日
后记
中考前几天,到了分析归纳习题和回归课本的阶段了,注意调节身体和心态!
范老师物理不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