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丨远离电子产品就能远离近视吗

曾几何时,戴眼镜是有文化的象征。

而如今,因为近视产生的尴尬苦不堪言。

10米以外六亲不认,50米外雌雄不辨……

“视觉是我们最主要的感觉,是感知世界的基础,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非常重要。出生后,婴儿依靠视力来辨认母亲并与她形成情感联结;两三岁时,孩子需要依靠视力来保持平衡、学走路;到了学龄期,孩子们需要依靠视力来走路上学、读书和学习……”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

《柳叶刀-公共卫生》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年-年,在G20国家中,我国中度和重度视力障碍的患病率增长速度最快。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的近视患者高达6亿人,其中中小学生人数超过1亿,近视率近50%,初高中生近视率高达80%,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特殊时期,孩子们网课居多,休闲时间,还守着电视、电脑、手机、iPad,眼睛很少有真正休息的时候,很多父母都认为电子产品,就是导致孩子近视的元凶。

然而,不看电子产品的孩子,也一样走进了近视的世界。

目前,近视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明确,研究主要考虑为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

近距离用眼

阅读与近距离工作的总符合与近视的发生及发展成正比。

如近距离工作及阅读的持续时间长,阅读距离近,是近视发生的高危因素。

遗传因素

父母为近视眼,其子女易患近视,其遗传程度与近视度数和性质有关。

单纯性近视遗传的可能性不大,而病理性近视与遗传密切相关。

不良的用眼习惯及采光照明

如坐姿和握笔姿势不正确,行走、坐车或躺卧时阅读,容易诱发斜眼及偏头视物,从而影响视力。

采光不足的环境下用眼,容易诱发视疲劳,也是形成近视的高危因素。

户外活动及睡觉时减少

在儿童生长发育快速期,特别是7-9和12-14岁时,睡眠不足会使部分孩子近视,夜间开灯睡觉也会诱发近视。

发育因素

早产儿或出生时低体重儿,由于其先天发育不良会导致眼轴发育过长,易患近视。

预防近视

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1、三个“20”:

观看电子屏幕20分钟,抬头眺望20英尺(6米)远处至少20秒钟以上。

2、三个“1”:

一拳:身体距离书桌一拳;一尺:眼睛距离书本一尺(33厘米);一寸:握笔手指距离笔尖一寸(3.33厘米)。

3、户外活动:不花钱又有效。

国际公认:每天户外呆上2小时或者一周超过10小时,就可以较好的预防近视。不一定进行体育活动,只要有充足的阳光暴露就行。

4、尽量选择字体清晰的纸质读物阅读,不要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下看书,不要走路、吃饭时看书,不要躺在床上或趴在床上看书。

除了以上老生常谈的内容,均衡的营养也是保护视力的有益因素。

蛋白质是视力发育的基础物质,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成份,组织的修补更新和正常功能发挥都需要蛋白质。

维生素A是角膜、结膜、视觉细胞正常生长所必需的营养。

B族维生素能帮助视网膜和角膜正常物质代谢,也是视觉神经的重要营养素。

钙有助于维持眼球壁硬度,钙元素不足会使眼球的坚韧性和成形性发生改变,使眼球壁失去弹性并影响眼压,容易形成近视。

保持眼组织正常形态及功能,可影响视觉敏感度,缺乏时可促使近视的发生。

间接影响维生素A的代谢,保持视网膜色素上皮正常组织形态。胚胎期缺锌,会引起胎儿视神经变性,造成先天性视力不良影响视力及发育。

重要的欧米伽3脂肪酸,是视网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促进视网膜光感细胞成熟,增强视觉敏感度,延缓视力减退,增强暗视力,改善青少年发育中的视力水平。

新学期很快就开始了,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视力呦!

孩子眼睛还未定性,无论是不是长期接触电子产品,都容易导致近视。

一定要注意用眼习惯,一旦发现有问题赶紧到眼科就诊,以免发展成不可逆转的真性近视。

资料来源:

猫大夫医学科普《不看电子产品也会近视?关于孩子近视的“迷之困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370bm.net/yjjsyy/7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