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在预防近视方面能发挥哪些优势?大众如何辨别一些中医药预防近视的效果?中医近视防控的研究和研究转化……针对这些问题,7月10日下午,广东省教育厅委托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牵头在广州召开“年广东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专家研讨会议(中医方向)”,召集省内眼科大咖开展研讨交流。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柯忠参加会议。
柯忠表示,广东省中医药局在开展校医培训、科普近视防控知识等基础上,加强推广近视防控的适宜技术。近十年,在中医药领域,省内一些中医药专家对预防近视收获了不少研究成果。希望通过此会议集专家们的专业智慧,形成广东中医防控近视的特色。
▲柯忠讲话年总体近视率比年下降1.7%
年8月,广东省教育厅联合省卫生健康委等7部门印发了《广东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下文称“《实施方案》”),提出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阶段性目标,明确了家庭、学校、医疗机构、学生、政府有关部门等各方面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职责、任务和要求。年,广东省教育厅通过遴选试验区和试点县、组建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宣教志愿服务队,开展全省视力监测和教室采光照明“双随机”抽检等工作,推进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年中小学生总体近视率比年下降1.7个百分点,完成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的目标。全省学生近视防控工作虽显成效,但广东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副处长张建锋表示,今年以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广大中小学生延迟返校,宅在家里,通过电子产品参加线上学习。户外活动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增加,都对近视防控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发挥中医优势控制学生近视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方案》亦明确指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中的作用,制定实施中西医一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推广应用中医药特色技术和方法。”为此,省教育厅召开此次研讨会,希望集结和交流临床和科学研究的有效经验、做法,在未来的防控工作中进行推广。▲卓业鸿讲话基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院长卓业鸿教授表示,研究探索出安全、有效、系统、规范的儿童青少年近视中西医一体化综合防控行动指南,并以此为纽带,建立覆盖全省中医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网络,对控制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展起到极大帮助。在会上,各位专家展开热烈讨论。针对“中医药如何开展近视防控”的核心问题,医院眼科主任庞龙教授从针灸、按摩、物理疗法及中药等方面做了详尽的技术解读。广东省视光学学会秘书长王幼生教授回顾了中医“证”的研究,指出单纯性近视以“心阳不足”证型为主,高度近视则有从“脾气不足”到“肝肾两虚”的证候发展规律,并通过临床实验证明了中药防治近视的有效性。但他认为,中医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谨慎评判正确引导中医适宜技术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学所副所长曲亚斌表示,根据抽样调查,全省近视率从年的52.4%下降到了年的50.7%。希望中医技术能够与防控流行病学的方式相结合,着眼于孩子,排除干扰因素,采取一些干预措施避免孩子近视、避免中低度近视发展成重度近视,并追踪建立数据库。▲专家现场讨论广州医院眼科主任沙翔垠则认为,用中医药作为预防手段,得让家长、学生都容易接受。让学生大剂量地服用苦味汤药可能不现实。“目前最可具操作性的还是贴敷。”贴敷蒸汽热敷眼罩,全眼覆盖贴合,保持30分钟持续40度恒温热敷,让眼部充分舒缓放松,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疏通眼睑板,使睑脂更容易排出;再加上菊花和杜鹃花提取物,与空气结合后蒸汽熏入眼睛充分吸收温润,让眼睛全面得到放松和休息更利于预防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