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
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这是古人韩愈发出的感慨,
现实中越来越多的人有同感,
怎么我才40岁就出现了老花眼?
还有些朋友的疑问更深,
近视了几十年,突然一检查,老花眼了!
难道不是说,近视眼年纪大了不会“老花”?
难道近视度数不会和老花互相抵消吗?
多为经常使用电脑的白领老花有年轻化趋势据中国眼科诊所统计,近几年临床上越来越多40岁之前来就诊的老花患者。专家说,老花眼一般出现在50岁左右,40岁以下年轻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01这些人多在年轻时就有“远视眼”一般在正度左右。30岁之后,人的视力以每年正10度的速度递增。“眼睛调节代偿能力一般在度以内,超过这个度数,就会出现调节代偿困难。
所以,这些人在40岁之前就会出现花眼,就是所谓的“花眼提前”。
02过度用眼休息睡眠不足以及精神压力过大有关。老花眼症状出现的迟早或轻重,除与原屈光状态有关外,与每个人的工作性质及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年轻的老花眼人群主要集中在白领阶层。
由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他们的精神终日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些人群多与电脑打交道,眼睛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加上睡眠不足,眼睛得不到足够的休息,致使眼睛劳累过度,老花眼提前报到。
远视又是怎么回事呢?
远视通常都是由于眼睛结构异常所致。幼儿由于眼球尚未发育充分,眼球前后径较短,物体尚未成像便到达视网膜,也成不了清晰的像。因此,7岁以下是远视眼的高发年龄。为了看清近处物体,睫状肌需要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使晶状体松弛达到足够的屈光力,因此远视眼容易出现眼疲劳。远视度数较大时,由于睫状肌过度紧张,双眼反射性会聚,长期如此容易发展成内斜视,即“斗鸡眼”。
度以下的轻度远视一般不需要矫正,但有视疲劳症状或出现内斜视者,则应尽早配凸透镜矫正。凸透镜有汇聚光线的作用,所以度数是正的,可以弥补远视眼所缺乏的屈光力。度数较高的学龄前儿童远视者,也要及早验光配镜。但随年龄增长,眼球发育,要每年重新验一次光,及时减低镜片的度数,以适应需要。
老花,看着像远视,但远不是那么回事
近视和远视多是由于眼球前后径异常所致,而老视则完全是因为晶状体屈光能力减退。
老花眼学名老视,是指晶状体随年龄增长,弹性变差,睫状肌再怎么紧张也不能使它松弛;或者是睫状肌本身老化,也不怎么紧张得起来了。
于是晶状体那多度的调节能力会每5年丢失50~度,造成看近处时调节能力不够,总得不到足够的屈光力,物体尚未成像便到达视网膜,也需要配戴凸透镜补充屈光力来矫正。
远视和老视看似矫正方法都一样,但两者并不是一回事。远视多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而老视是晶状体和睫状肌老化,屈光力减退所致。
远视常发生在儿童,通常矫正度数逐年降低,度数不高时不论看近看远都可以通过自身调节获得清晰的物像;而老视一般都发生在中老年人,矫正度数随年龄逐年增长,并且由于调节能力的下降,即使度数不高,近到一定距离的物体也不能通过自身调节看清,必须移远一些。
得了近视,老了就不会老花了吗?
从上面的文字中,睿智的你肯定也明白了,人可以不近视,不远视,但逃不过老视。
那得了近视,老了就不需要戴老花镜了吗?这个得看情况。
01近视度数低如果年轻的时候近视度数比较低,比如有个50~度的近视,平时也习惯不戴眼镜,那么恭喜你。在同龄人开始配戴老花镜的时候,你需要配戴老花镜的时间会比他们晚5~10年。因为你“储备”的近视的屈光力可以抵消部分老视所损失的屈光力,但随年龄增长可能还是需要佩戴老花镜。02近视度数高对于高度近视者来说就比较惨。因为近视和老视的发病机制并不能相互抵消,所以在出现老视症状、需要配戴老花镜的年龄,你在看远处时仍然需要配戴近视眼镜,只是近视度数可能会减少些。在看近处时,由于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有的人需要摘掉近视眼镜观看,有的人需要换成一副近视度数较低的眼镜来矫正,有的人甚至会需要再带上一副老花眼镜。也就是说,高度近视者在出现老视后,由于眼睛调节范围变窄了,很可能看远看近都不清楚,需要两副近视度数不同的眼镜来矫正屈光问题,甚至一副近视镜,一副老花镜。而且,近视度数看似变浅了,但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风险并不减少。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如果老花眼看近看不清的症状变化得太快,一定要排除白内障、青光眼、角膜和眼底疾病,医院来检查治疗。所以,近视眼的朋友们,可不要想着到了晚年不会老花,要科学的认识这些问题。另外提醒大家:医院进行专业的验光配镜,以确保验光的准确和戴镜的舒适!更多眼科知识可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