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白斑圆梦征程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970563.html

海西州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海西州统计局

(年3月23日)

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青海省十三次党代会、海西州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上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四个转变”推动“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落地生根,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抓生态、惠民生、保稳定等各项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开创了全州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局面。

一、综合

人口:年末全州常住人口51.5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5%。按城乡分,城镇人口37.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2%,比上年末提高1.5个百分点;乡村人口14.42万人,占比28%,下降2%。户籍人口40.57万人,增长0.3%。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28万人,增长0.1%;乡村人口12.57万人,增长0.8%。男性人口20.59万人,增长0.04%;女性人口19.98万人,增长0.7%。汉族人口27.28万人,下降0.3%;少数民族人口13.28万人,增长1.7%,其中蒙古族2.72万人,增长0.3%;藏族5.32万人,增长1.2%。户籍人口出生率13.32‰,上升0.49个千分点;死亡率6.85‰,上升1.2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6.47‰,下降0.74个千分点。

经济总量:全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2]达.1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9.46亿元,增长10.8%;第二产业完成.66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完成.07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7.1%、63.8%和29.1%,拉动经济增长0.7、6和2.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5.8:67.1:27.1转变为5.6:66.4:28。人均生产总值[3]达元,增长8.9%。

财政:全年全州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中央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1.45亿元,增长20.4%;省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62亿元,增长35.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12亿元,增长11.1%。

全年全州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3亿元,同比增长0.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53亿元,增长2.4%;公共安全支出6.81亿元,增长28.5%;教育支出14.75亿元,增长17.1%;科学技术支出0.55亿元,增长44.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4亿元,下降14.5%;医疗卫生支出10.45亿元,增长34.9%;节能环保支出5.22亿元,下降24.7%;城乡社区支出15.25亿元,增长18.6%。

物价:格尔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为.1,较上年上涨0.2个百分点。德令哈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为.3,较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

就业:全年全州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5万人,比上年增长25.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2%,比上年降低0.04个百分点。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6%。

二、农业

全年全州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9.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0.7%,其中:种植业16.03亿元,增长15.6%;林业1.29亿元,下降7.8%;牧业12.09亿元,增长6.5%;渔业0.05亿元,下降48.7%;服务业0.45亿元,增长3.1%。

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82.7万亩,同比增长2.9%,其中,小麦8.89万亩,下降10.3%;青稞8.81万亩,下降5.8%;豆类0.17万亩,下降39.5%;马铃薯1.68万亩,下降18.9%;藜麦3.28万亩,增长.1%;油菜籽4.53万亩,下降8%;蔬菜瓜果3.23万亩,增长2.8%;枸杞48.45万亩,增长5.5%;其他3.64万亩,增长25.3%。

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产量(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3.5

其中:小麦

-8.5

青稞

-4.7

豆类

-40.2

马铃薯

-10.2

油料

-7.2

蔬菜

3.7

瓜果

13.8

药材

19.6

其中:枸杞

20.5

年末全州草食畜存栏.3万头(只),比上年增加9.02万头(只),其中牛15.81万头,比上年增加0.83万头;羊.24万只,比上年增加7.53万只。全年育活仔畜.27万头(只),比上年多育活6.38万头(只),仔畜成活率为93.5%,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草食畜出栏.98万头(只),比上年增加6.38万头(只),出栏率为48.99%,比上年提高1.03个百分点。年末草食畜能繁母畜.34万头(只),比上年增加6.13万头(只),母畜比例60.72%,比上年提高0.25个百分点。

年末全州猪存栏6.44万头,比上年增加0.43万头。猪出栏9.33万头,出栏率为.24%。

年主要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产量(吨)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

2.8

其中:羊肉

5.2

牛肉

3.9

猪肉

4.0

奶类产量

1.3

其中:牛奶

2.4

羊毛产量

0.6

其中:绵羊毛

0.8

羊绒产量

1.3

全年全州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总指数为93.4,较上年回落1.21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为85.63,较上年回落5.8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为.2,较上年上涨9.61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4]增加值同比增长9.2%。其中,州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4%;中央省属企业增加值增长4.6%。

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增长%;重工业增加值增长7.9%。

按经济类型分,股份制经济增加值增长10.4%;国有经济增加值增长13.3%;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增加值下降46.8%。

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3.4%,新能源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1%,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增长15.4%,特色生物产业增加值增长%,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盐湖化工产业增加值增长11.5%,黑色、有色金属产业增加值下降10.6%。

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比上年增长(%)

位次

合计

9.2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36.9

3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5.7

10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21.5

17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7

13

非金属矿采选业

-4.1

15

开采辅助活动

18.6

5

农副食品加工业

-44.1

19

食品制造业

69.4

2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72.5

1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7.9

9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2.8

7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2

1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4

16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6.8

4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3.8

18

通用设备制造业

1.8

12

金属制品业

-4.1

14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3.9

6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1.2

8

全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1.08%,比上年降低7.7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亿元,增长18.1%;实现利润59.78亿元,增长13.7%;实现税金总额74.76亿元,增长26.6%。

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单位

较上年增减(%)

原煤

万吨

.40

26.3

天然原油

万吨

3.2

天然气

亿立方米

64.01

5.3

铁矿石原矿

万吨

44.42

-16.6

铅金属含量

万吨

5.30

-11.1

锌金属含量

万吨

6.82

-9.1

石棉

万吨

6.81

-31.6

原盐

万吨

.83

-11.2

软饮料

万吨

8.19

-1.7

焦炭

万吨

.36

12.7

原油加工量

万吨

.18

2.2

硫酸

万吨

7.87

31.7

纯碱

万吨

.50

3.1

钾肥(实物量)

万吨

.47

-1.6

硫酸钾镁肥

万吨

9.54

-31.3

精甲醇

万吨

51.64

.1

聚丙烯树脂

万吨

2.82

2.7

炸药

万吨

1.42

-14.8

塑料制品

万吨

1.14

-11.1

水泥

万吨

.07

1.5

黄金

公斤

0

-44.6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72.16

14.5

火力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14.06

6.1

水力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7.94

13.4

光伏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42.49

14.3

供电量

亿千瓦小时

64.47

16.9

全年全州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为.75,比上年提高16.75个百分点。

全年全州完成建筑业增加值55.5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6%。全州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2家,其中二级14家,三级8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州完成地区固定资产投资[5].17亿元,同比增长25%,比上年提高14.3个百分点。从产业看,第一产业33.24亿元,占比4.8%,增长40.3%;第二产业.73亿元,占比69.8%,增长13.9%;第三产业.2亿元,占比25.5%,增长66.3%。从投资类型看,国有投资.67亿元,增长45.1%;民间投资.83亿元,下降1.1%;港澳台及外商4.25亿元,下降43.3%。

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及增速

单位:亿元、%

行业名称

总量

增速

农林牧渔业

40.3

采矿业

17.6

制造业

10.1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3.3

建筑业

75.9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5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3

批发和零售业

47.5

住宿、餐饮业

.5

金融业

-48.7

房地产业

62.0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

-33.9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88.9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05

12.8

教育

29

-18.1

卫生和社会工作

67.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53.6

全年完成工业投资.25亿元,增长12.5%,其中一般性工业投资完成.84亿元,增长12.1%。完成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16.44亿元,增长77.6%。

全年共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个,比上年增加个。其中,续建项目个,增加个;新开工项目2个,增加个。亿元以上项目入库个,比上年增加39个,完成投资.9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78.3%。

全年全州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套,开工率%。基本建成城镇保障性住房套,基本建成率%,入住套,入住率%。农牧民危旧房改造已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已竣工户,竣工率为%。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年全州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3亿元,同比增长9.4%。按城乡分,城镇完成消费品零售额93.2亿元,增长9.5%;乡村完成零售额为5.1亿元,增长8.3%。按行业分,批发业完成53.3亿元,增长5.7%;零售业完成39.5亿元,增长10.9%;住宿业完成2.6亿元,增长8.8%;餐饮业完成2.9亿元,增长7.9%。

全年全州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1.2万人次,同比增长24.4%。其中,国内旅游人数.6万人次,增长24.4%;境外入境人数0.56万人次,增长51.9%。旅游总收入85.9亿元,比上年增长48.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85.6亿元,增长47.8%;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万美元,增长.8%。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州进出口总额实现.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出口实现万美元,增长80.37%,进口实现.7万美元,增长53.15%。

七、交通和邮电

年末全州公路通车里程公里。全年公路运输完成货物运输量.59万吨,同比增长20.4%,周转量69.12亿吨公里,增长34.4%。公路运输完成旅客运输量.31万人,增长1.4%,周转量3.44亿人公里,增长2.2%。全年铁路运输完成货物运输量(发送量)万吨,同比增长8.4%。铁路运输完成旅客运输量(发送量).5万人,同比增长8.8%。航空运输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运输量)29.2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运输量)8吨。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6.74亿元,同比下降7.5%。其中,邮政业务量0.82亿元,增长18.2%;电信业务量5.92亿元,下降10.3%。全年函件业务.07万件,增长.6%,包裹业务6.68万件,增长.7%,全年快递业务量.83万件,增长15.4%,快递业务收入.93万元,增长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4.28万户,增长17.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70.67万户,增长8.8%。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5.67万户,增长37.2%。

八、金融和保险

年末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住户存款.59亿元,增长4.5%;非金融企业存款.93亿元,下降0.3%;广义政府存款.05亿元,增长7.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住户贷款35.12亿元,增长14.3%;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6亿元,增长12.6%。

年末全州保险公司保费收入7.23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财产保险3.8亿元,增长14.1%;人寿保险3.43亿元,增长25.3%。年内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51亿元,同比增长39.5%。其中,财产保险1.69亿元,增长29.2%;人寿保险0.82亿元,增长20.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州共有中小学校(不包括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81所,在校学生人。其中,普通中学46所,毕业生人,年内招生人,在校生24人;小学35所,毕业生人,年内招生人,在校生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毕业生1人,年内招生人,在校生人。幼儿园87所,在园幼儿75人。全州教职工人数人,专职教师6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6.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4.27%。

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普通中学4所,在校生0人,毕业生人,年内招生人,教职工人数人,其中专职教师人。小学4所,在校生人,毕业生人,年内招生人,教职工人数人,其中专职教师人。

全年全州共实施科技项目70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20项,州级47项。财政安排科技经费万元,其中,国家万元,省级万元,州级0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全州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公共图书馆9个,文化馆9个,民族博物馆3座,文物保护机构4个,电影译制站1个,影剧院21个。广播电视台6座,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3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8.62%,广播人口覆盖率98.76%,分别比上年提高0.01和0.24个百分点。全年公开发行报刊6种,其中报纸3种,刊物3种。累计发行报纸.79万份,发行刊物2.6万册。

年末全州拥有各类卫生机构所。其中,医院29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个,乡镇卫生院34所,其他卫生机构所。病床数张。全部卫生工作人员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人,注册护士4人。全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报告率和有效处置率均为%。

年末全州养老福利机构敬老院11个,福利中心5个,老年日间照料中心4个,老年养护楼1座,儿童福利院1个。

年末全州体育机构11个。全州有等级的运动员57人,与上年持平,其中国家级健将1人,国家一级运动员16人,二级运动员40人。

十一、人民生活[6]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1元,同比增长9.5%。全州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同比增长4.9%。

全年全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9.1%。全州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同比增长4%。

全年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9.3%。全州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元,同比增长5.7%。

全年全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个,参加养老保险职工人,比上年增加6人;离退休人员人,比上年增加人。参加城镇失业保险39人;参加城镇工伤保险人,其中农民工人。参加城镇职工生育保险人,同比增加9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同比增加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参保率99%。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35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牧民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州有自然保护区5个,面积.2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37.3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1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5%。湿地面积.18万公顷。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3.49万亩。

全年全州造林面积8.95万亩,封山育林5.05万亩,全民义务植树万株。

全州工矿商贸领域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7起,死亡24人,直接经济损失0万元。全州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起,死亡90人,受伤人,直接经济损失.71万元;其中,发生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66起,死亡67人,受伤61人,直接经济损失.44万元。发生火灾事故起,直接经济损失.28万元,无伤亡人数。

注释:

[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个别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国家统计局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口径统计,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5]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境内跨地区项目投资(如铁路、公路、电力等项目投资)。

[6]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

[7]我州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业、炼焦、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专用化学产品制造、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新能源发电。

[8]年12月1日,国家统计局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提供科学依据,对全国城乡住户正式开展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年首次发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我州从年一季度开始发布城乡一体化调查数据。

[9]可支配收入指调查户在调查期内获得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调查户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州公安局;财政数据来自州财政局;德令哈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海西州调查队;格尔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格尔木调查队;城乡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率、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和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铁路客货运输量来自青藏铁路公司;公路通车里程及公路客货运输量来自州交通局;民航客货运输量数据来自西部机场集团青海机场有限公司;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州邮政管理局;电信业务量数据来自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移动电话用户数、固定电话用户数、互联网用户数来自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海西分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格尔木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青海有限公司海西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青海有限公司格尔木分公司、中国联通有限公司海西分公司、中国联通有限公司格尔木分公司、青海铁通格尔木分公司;保障性住房数据来自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旅游数据来自州旅游局;金融业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海西州中心支行;保险业数据来海西州保险行业协会;教育数据来自州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州科技局;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电视、体育数据来自州文体广电局;报纸、刊物数据来自宣传部、州文联、柴达木日报社;卫生数据来自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然保护区、森林面积、湿地面积、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造林面积、全民义务植树数据来自州林业局;安全生产事故数据自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道路交通事故数据来自州公安局交警支队;火灾数据来自海西消防支队;其他数据均来自州统计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370bm.net/zcjsdyy/60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