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眼睛近视了,看不清黑板,刘女士忧心忡忡的带着8岁女儿到眼视光中心检查视力。
经过验光师详细检查后发现,孩子并不是近视,而是弱视,并且错过了最佳矫治时机,视力恢复效果可能会不太理想。
得知结果,刘女士很疑惑:“孩子看不清不是近视吗?为什么都是看远不清楚,我家孩子怎么就是‘弱视’呢?”
弱视、近视各不同
弱视是视觉系统发育过程中,受到干扰、阻碍与抑制,得不到视觉刺激,引起发育障碍与退化,包括形觉、色觉、光觉、立体感等。
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发育性眼病,是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形觉剥夺等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儿童,且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近视和弱视虽都是看不清,但两者有区别。
举个例子,若裸眼视力都是0.3的近视和弱视的孩子,通过戴镜矫正视力后,近视的孩子能矫正到1.0或相应年龄最佳矫正视力。但弱视的孩子即使戴镜,仍无法提高视力或不能矫正至正常视力,这就是近视和弱视的区别。
弱视危害更大
目前,我国儿童弱视发病率在3%左右,弱视儿童多达万。弱视也是成人单眼视功能损害的常见病因之一。
弱视可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及形觉剥夺性弱视。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生产情况、母孕期间状况(吸烟、酗酒、药物应用)等多种因素有关。
弱视对孩子的影响涉及多方面:一、影响视功能和视力。患儿视力低于正常,部分患儿会导致单侧的眼睛恒定性内斜或外斜的斜视性弱视。此外,弱视还严重危害儿童的立体视觉。立体视觉是视觉器官对三维空间各种物体的远近、前后、高低、深浅和凸凹的感知能力。在弱视儿童眼里,不能准确地判断物体的方位和远近,无法获取精细的立体影像。二、影响学习和生活。弱视会使学龄期孩子,因视力下降导致手眼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跤,出现视觉信息处理障碍和阅读障碍,导致阅读速度慢、理解力差等问题。同时,弱视的孩子还将在升学和就业时受到限制,如航空、军警、测绘、入伍、驾驶等。三、影响心理健康。弱视儿童的感知会与正常视力儿童有所差别,这不仅会造成儿童学习和生活不便,还容易打击其自信心,形成自卑、自闭的不健康心理状态。因此,及时发现、及时矫治,才是解决儿童弱视的关键举措。别错过矫治黄金期
很多孩子,在体检时被查出有弱视,必须通过配戴框架矫治镜进行屈光矫正,这让很多家长难以接受。实际上这也是很多学龄前家长的困惑。
弱视儿童多有屈光不正,配戴适合的矫治镜,不仅能使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还能使大脑视觉皮层接受良好的视觉刺激,促进视觉发育,这是矫治弱视的首要措施。
1.若是单眼弱视,可用眼罩遮盖视力好的眼睛,让孩子多用视力较差的那只眼睛,促进弱视眼睛的发育。遮盖后要遵循医嘱定期随访,观察效果并防止健眼引发遮盖性弱视。
2.儿童斜视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可选用棱透复合镜加菲尼尔贴膜矫治,其成效更为显著。不仅不使用眼罩遮盖,免去儿童和家长心里阴影,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里负担;还会缩短弱视矫治恢复时间,获得更好的矫治视力。
另外,还可进行一些视觉训练来刺激孩子视功能的发育。
4岁~6岁是矫治弱视的黄金期,在此期间,及时筛查并及时矫治弱视,成效一般较为明显。错过弱视黄金矫治期,眼球逐渐定型,视觉发育逐渐停止,尤其是孩子在8岁之前,如果没有及时检查发现和及时矫治,可能会导致视力永久低下甚至失明。
专家提醒:弱视矫治是一个长期的恢复过程,需要家长和孩子双方配合。弱视进行干预矫治后,双眼或单眼视力达到正常,还不能放松警惕,只有视功能恢复正常,拥有双眼立体视觉才算完全恢复。
因此,家长一定要带着孩子坚持长期矫治、按时复查和随访。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视光团队倡导“全面指导、科学验光、个性配镜、综合干预”,从视力、坐姿、环境、理疗、营养等多方面入手,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智能聚合光棱镜,只要在学习、生活中配戴,即可将看近用眼化为望远状态,这种看近化为望远的自然锻炼方式,阻止了近视形成的前提条件,科学防控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提高远视力。
防控近视“安全、科学、方便、客户满意度高”,已让众多近视的儿童青少年重新拥有了健康视力!
专利号:ZL.X
视立佳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