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大家再一次粗略认识我们的人眼结构,这样才知道我们眼底是如何变化的。我们人眼从外到底依次是角膜、虹膜、晶状体、睫状肌、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房水等组成,光线最后要成像在我们视网膜上,依次经过的屈光介质是:角膜、晶状体、玻璃体、房水,由它们也就组成了我们常说的屈光度,那我们看远看近主要是睫状肌对晶状体在起调节作用。
发展到高度近视,我们可以分为3个阶段1假性近视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眼内睫状肌痉挛调节能力下降在起作用,我们人眼看近处时睫状肌是紧张状态,相当于我们单手把物体提起来,集中连续时间段的近距离用眼很有可能导致睫状肌痉挛,比如我们长时间读书写字、弹钢琴、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如果不注意休息就会出现暂时的视力下降,这个近视阶段主要原因是睫状肌暂时的痉挛,可以通过充足的休息、眼部运动得到恢复,但是如果还是持续之前的用眼习惯,就会发展到第二个阶段:真性近视
2真性近视阶段
学术上,真性近视又称为轴性近视,此阶段主要原因是我们眼轴增长,那眼轴是如何增长?如果再持续长期近距离过度用眼,睫状肌进一步疲劳,调节能力继续下降,由于调节过度而引起辐辏作用加强,使眼外肌对眼球施加压力,眼内压增高,眼内组织充血,加上青少年眼球组织娇嫩,眼球壁受压渐渐延伸,眼球前后轴变长,超过了正常值就形成了轴性近视眼。真性近视的患者眼轴比原先明显增长,根据专家分析,近视眼患者中眼轴每增加1mm近视度数增加度。通常将度以下的近视为低度近视,至度的称为中度近视,而度以上者被称为高度近视。
通常情况下,正视眼的平均眼轴长度约为24毫米。人出生时眼轴平均长约17.3毫米。随着体格的发育,眼球也在不断地发育,眼轴逐渐增长,直至正常。而如果眼轴增长超速,则形成近视。因此生长发育最快速的10-16岁,也是近视加深最快的时期,而过了18岁,随着生长发育期的结束,眼轴增长一般会停止或基本停止。
3高度近视
患者随着眼轴的增大,眼球不断扩张,在眼球标本中可以看到远远大于正常眼球。在眼球增大的过程中,巩膜和脉络膜都可以按照眼内部的信号要求而不断增长,但视网膜却不能随之而增长,视网膜为了贴和到增大的巩膜和脉络膜上,会出现很多裂口或者在视网膜的周边部发生格子样变性,为将来发生视网膜脱离造成前期病变。此外高度近视一般眼压都会稍偏高,如果用眼注意不当,很有可能会出现青光眼。高度近视眼的并发症也是由于眼底发生变化而有可能存在的潜在隐患:像白内障、青光眼、飞蚊症、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变性、出血、裂孔和脱离等等。
这是我们一步步发展成高度近视眼底发生的变化,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次要因素,但是一步步发展最最关键的因素在: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所以预防近视加深要谨记:不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年定期做眼部健康检查,爱眼护眼,才能拥有健康双眼!
平时我们还能听到高度近视患者这样的疑问:
高度近视可以坐过山车、玩蹦极吗?
高度近视做了近视手术可以做剧烈运动吗?
高度近视做剧烈运动有什么危害?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顺便来了解一下。
解答高度近视者剧烈运动易致视网膜脱落患者的近视度数一旦超过度,就可以诊断为"高度近视"。绝大多数的高度近视是"轴性近视",也就是眼轴比正常人(23.5--24毫米)的眼轴长。眼轴被拉长,如同气球被吹大,气球壁会变薄,同样的道理,我们的视网膜也会变薄,伴随视网膜的变薄,周边部可能随时会出现视网膜裂孔,以及一些变性的病灶,此时的视网膜已经出现问题,但是由于病灶多数在眼球的周边部,正常用眼时的光线不会聚焦在此区域,所以高度近视患者通常懵懵懂懂的不能自我察觉,这也是很多视网膜脱离患者一直到失明,都没有任何前兆的原因。
随着视网膜变薄或者已经出现变性病灶,它能承受剧烈振动与眼内压力波动的功能也会消弱。如果高度近视患者参与足球、篮球、排球、跳水、跳跃、举重、拳击、背重物等剧烈运动,并且发生碰撞,或者蹦极、过山车、跳伞等极限运动,外界压力急剧变化,都容易发生视网膜脱落,而视网膜脱落的直接后果就是失明。
提醒高度近视者最好每年查一次眼底如果眼前不时出现小片、大片状黑影飘动,且逐渐增多,或者闭着眼睛也能看到闪光感(玻璃体牵拉视网膜),或者视野被部分固定的黑影遮挡,这些症状都可能是视网膜在"报警",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一定要有所警惕。
对于高度近视的种种隐患,常规的眼睛体检很难查出视网膜的问题,特别是周边部的视网膜疾患。因此,高度近视患者做了近视矫正手术,建议仍需坚持每年定期做一次专业的眼底视网膜体检,以便及时发现视网膜隐患。
一般说来,我们将近视度数大于度的屈光不正叫做高度近视。高度近视本身并不可怕,它的危害主要在于并发症。那么,高度近视有哪些常见的并发症呢?
1.视网膜脱离;这是一种可使视力完全丧失的并发症。由于高度近视的人群本身视力就较差,因而出现网脱早期不易发现,常延误治疗。另外这类眼病一旦发生,常在几年内双眼先后发病而致双目失明。所以应予以高度重视,定期进行全面眼部检查,以便能尽早发现早期出现的格子样变性、玻璃体异常粘连等变化。
2.玻璃体液化及后脱离;常表现为眼前黑影。当黑影增加或突然有闪光感时应及时检查眼底,以便在早期发现裂孔、视网膜脱离或眼底出血。
3.开角型青光眼;这是一种不可逆的,缓慢进行性视力下降的眼病。因高度近视变化表现为视盘较大、色淡、血管细、视力较差等,故常忽视了青光眼的存在。这类病人应定期行眼压的测量、视野检查等,并应服用抗青光眼药物。
4.黄斑变性;高度近视者的眼轴较长、眼球后极形成“巩膜葡萄肿”,使球壁各层组织变薄,黄斑区新生血管、出血、黄斑囊肿或裂孔等,结构严重紊乱,严重影响中心视力。
温馨提示:度以上的属于高度近视,一般情况下,高度近视不建议做视力训练,锻炼眼睛提升视力也要趁早!
健康建议:明普慧视MPHS-1.5视功能锻炼系统及锻炼方案是根据双眼的看远、看近、辨识速度的“三联动”原理出发,从调节与集合之间在解剖生理方面的联动关系来设计的,明普慧视独创的动态+静态训练方法是达到理想看远视力的保证。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