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眼视光的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遇到的大量案例其实都是近视眼顾客。那么,我们首先来明确下,近视眼在进行矫正时应该如何更妥当的给予度数才是最科学的。
我们验配出一副眼镜,需要满足三大需求:清晰、舒适、持久。这也是眼视光行业经常说到的“医学验光”标准。清晰,要求的是矫正视力良好;舒适,要求的是双眼视觉上的使用平衡,包括主导眼的使用优势和双眼调节集合功能的协调匹配性。
近视眼的矫正也需要根据年龄的情况进行调整。年龄比较小的,尽量通过散瞳等方法排除假性近视的可能性。青少年矫正时发现真性近视,尽量做到MPMVA的原则即最佳视力的最大正镜化。因为低矫或欠矫更容易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像,刺激眼轴过度增长,从而引起近视度数的加深过快。
成年人近视可以根据顾客实际需要,试戴时的适应情况以及看远看近的需求,适当降低度数,也可梯度性做度数的调整。中老年人近视矫正时,因为涉及到看近老花及视疲劳的问题,可能会降低远用度数,为达到远近兼顾,牺牲掉更好的远用视力,当然具体调整也需要根据和顾客的沟通,了解顾客的配镜目的和具体的试戴反馈。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第一个案例,一个20岁的大学生,旧眼镜视力较差,主诉现在上课看白板模糊,时间长了眼睛疲劳,而且右眼比左眼模糊明显。从检查结果我们可以初步判断顾客急需更换眼镜度数了,并且根据她的年龄,我们希望给她全矫。但是如果考虑下顾客的主导眼,可能我们给的矫正度数会稍作调整。
这个案例中,我们需要尤为思考的是,主导眼可能会和惯用眼并不是同一只眼,因为旧眼镜的矫正视力两眼并不均衡,导致有可能长期视力更差的眼是主导眼,而非主导眼反而是矫正视力好一些的,导致惯用眼变成了非主导眼。这种情况,如果我们在验配时没有及时发现,会造成新眼镜配后的双眼竞争,清晰可以满足但舒适度会大大下降,更不能配戴持久。
另外,新眼镜度数的增加本身就需要适应,对于本案例顾客,两只眼增长度数相差较多,是否能够顺利适应,也需要参照考虑顾客的年龄。
接下来我们来看案例二。这位38岁的公务员,看远一直不清晰,现在更明显觉得视力下降,眼睛疼痛,看近清晰。检查后我们认为度数也是需要增加并更换新眼镜的。但对于首次配镜就达到中度近视程度的顾客,能否适应是个关键。如我们担心的是,顾客试戴时就反映头晕。这时视光师应该非常细心耐心的和顾客沟通下,感到头晕的距离到底是出现在看远还是看近。
看远视力要求不高的顾客,可能会反馈看远头晕。这时,我们考虑顾客的年龄已经38岁了,配镜首要先满足视力比不戴镜时提高了,还要满足我们给予的矫正度数顾客可以适应,所以会适当降低度数,或沟通度数梯度性配镜。
如果顾客反馈看近头晕,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这个年龄看近有视疲劳和早期老花症状了,为了缓解看近的症状,我们可以考虑推荐抗疲劳镜片,或者降低远用度数,使看远看近都能够兼顾一些,当然这样还是会损失看远的视力,所以不适合对于远用视力要求较高的人,例如有驾驶需要。
在案例二中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果这个度数是个青少年的首次配镜,虽然也有可能出现短期的不适应,但我们尽量不要降低度数,因为青少年适应能力较强,同时降低度数还是会因为视网膜模糊像刺激眼轴增长,引起近视度数的不断增加。
我们再来看下一个案例,28岁的文员,出现了长时间看电脑和手机,视物重影,眼睛疼痛,干涩疲劳。我们通过验光发现她的度数并不能解释她出现的不适症状,所以我们又做了双眼视方面的检查,发现顾客看近存在10个棱镜度的外隐斜,梯度法AC/A也明显低于正常,NPC远移,这是个典型的集合不足异常双眼视。所以我们在矫正度数的基础上,建议她配合一些集合功能的视觉训练,可以辅助缓解症状。
最后一个案例值得思考的是:当顾客的矫正度数并不能解释她的明显不适症状时,我们需要进行双眼视方面的检查,才能全面了解顾客眼部屈光和功能的状态。
总结一下,近视眼矫正的原则,先要排除假性近视,真性近视的顾客,越是年龄小的越要全矫,成年人若试戴时出现明显不适的,可适当低矫或梯度性配镜,中老年人由于老花的问题,必要时可考虑抗疲劳镜片或者渐进多焦点。对于一些用近视度数解释不清的症状,做双眼视方面的检查,部分人辅以调节集合功能的视觉训练可以缓解症状或功能康复。
今天的微课堂就到这里了,希望对同学们都能够有所收获!也希望大家把自己的疑问或者遇到处理不当的案列留言分享给我们,老师会进行筛选统计,把一些常见的问题定期为大家作解答。
好书推荐:刘陇黔《视觉训练的原理和方法》
本书的内容值得每一个视觉健康的捍卫者了解和学习,而视觉训练之路仍然有很长的路需要前行,在掌握已有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之上,我们应当放眼于更加科学和先进的技术,多学科交流,多学科融合为视觉训练开辟更多的可能,为更多的人点亮一片光明。
本书从视觉训练最初发展起笔,详细阐述视觉训练的生理和神经基础,以及学科发展中逐渐丰满的各项分类与康复范畴。各章节按照视觉训练分类详细阐述,整体条理清晰,从而试图使初学者易于学习和掌握。视觉训练相关观点定义清晰,无甚赘述,帮助各位读者答疑解惑并予以牢记运用。全书以视觉训练原理为导向,详尽阐明各种视觉康复针对性的方法,有一定的科学性与严谨性,为视光学和视觉康复工作者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长按识别/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