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
外加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等因素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
这个问题引起国家的重视了
dvdf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起草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明确力争到年,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
那什么是近视呢?
在孩子的视觉发育期
应该如何防控近视?
今天小HI就为大家科普一下
近视防控课
近视是指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的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
近视是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的主体,约占98%;而学生近视眼中,绝大部分是单纯性近视眼,约占97.8%,病理性近视眼仅占2.2%。而单纯性近视眼的形成,主要影响因素还是不良的视觉环境及行为。
单纯性近视形成的两个阶段①生理性阶段(假性近视):可逆阶段
远视力下降只是一种现象,问题出在眼肌上,眼球的生物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眼轴尚未异常增长)。
②生物结构改变阶段(真性近视):不可逆阶段
眼肌的功能性问题已演变成了眼睛生物结构的改变(眼轴已异常增长)。
大数据研究结果表明
学生近视产生后难以逆转
如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近视度就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长
而且在10~13岁时增长更快
不能只“治”不“防”
更不能“病急乱投医”
重视对孩子的视力健康管理
从“认识”到“走近”视力健康管理
1
更新观念,战略前移
Renewingtheconcept
①生命周期的前移
即抓早抓小,从3岁起就为孩子建立《视力健康档案》,通过健康教育、监测预警、综合干预、动态管理维护好孩子的视力健康。
②防控环节的前移
从预防、治疗前移至预测、预警。
③预防意识的前移
不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