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数青少年近视,防控近视不能只停留在口

北京雀斑医院专家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598817.html

近视防控

保护视力从我做起

中国儿童青少年眼健康形势严峻,总体近视率约为50%,并呈现出高发性、低龄化、重度化趋势;大部分家长对近视危害缺乏认知,超过6成家长在孩子近视后才知晓近视可以被预防;儿童青少年眼健康检查存在频率低、检查不全等问题,需要建立“防-控-治”体系,做好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管理。

1

在学习和生活中青少年用眼存在诸多不健康因素

《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趋势报告》基于名4-15岁儿童青少年的家长和名7-15岁儿童青少年的定量调研数据分析。参与调研的家庭中,近视和非近视的比例约为1:1,来自一二三线城市家庭各占1/3。

  接近自然的室外活动,对小朋友的生长发育,无论是眼睛还是身体,亦或是学习效率都有帮助。报告显示,当前整体儿童青少年日均室外活动时长均未达到2小时,而三线城市时长比一二线城市要更少。儿童青少年年日均校内近距离用眼约8.49小时/日,对于不同城市,日均校内近距离用眼时长为一线二线三线。

  连续性用眼时长与近视密切相关,家长应该控制儿童青少年电子产品的使用,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分钟后,应活动性休息、远眺10分钟。报告指出,当前仅有28.5%的儿童青少年近距离连续用眼不超过30分钟后会选择休息,近40%的儿童青少年在用眼休息时仍然会继续近距离用眼。

  台灯放置写字手对面可以避免造成阅读区域阴影,但超过80%的家庭会将台灯摆放在与写字手同侧或中间。在使用护眼灯时,应当同时将室内的主照明灯打开,这样可以降低周围的光线与护眼灯的光线落差,但27.2%的家庭在儿童青少年使用台灯时不开启房间主照明灯。

2

近视防控不能空喊口号家长亟需精准科普

“大多数家长知道要进行近视预防或近视控制,但是在具体实施预防和控制举措时却未体现,存在‘认知和行为矛盾’。”复旦大医院院长周行涛说,71.6%的近视儿童青少年家长认同进行“连续综合性的眼健康检查对近视预防有帮助”,但是这部分家长中,依旧有22.9%的家长“从未给儿童青少年进行连续综合性的检查”;同时,80.6%的儿童青少年确诊近视的时间与初次眼健康检查时间的间隔在1年以内,即实际上较大一部分比例的家长和儿童青少年在近视未发生前,不具备近视预防的意识。

  “家长对近视防控的重视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和空喊口号的阶段,而要将科学防控知识运用起来,真正达到近视防控的目的。”周行涛指出,在一线、二线城市,家长接受到的关于近视的科普普遍更多,因此近视防控意识明显高于没有较好科普的三线城市。目前,近视确诊的年龄差距比较小,这反映了目前儿童青少年近视基本已经做到了早筛与早防,但还需要做到早治。

  而家长们对于近视手术的认知不够,认为等到孩子长大可以通过近视矫正手术把近视治好,不清楚近视对孩子眼睛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往往有病急乱投医的现象。“不能偏信,不能盲信,更不能把孩子作为试验品。”周行涛说,要倡导更为广泛的大而精准的科普,从而让近视的防控治体系更进一步的“优化、健全、接地气”。

  周行涛指出,通过此次调研,众多专家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要大力推动视力、屈光度和眼轴筛查的标准化、信息化、规范化,还要让这些数字结果更可持续地反馈给医生,从而提升近视诊疗的质量,让有治疗需求的家庭,获得及时、高质量、可负担的医学服务。对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这一问题,家庭、学校、医疗机构、全社会必须进行多方联动,优化资源匹配,提出切实可行的近视防控生活方式、生活指导,才能真正收到成效。

3

眼科专家指出,近视是可以预防的

眼科专家指出,近视是可以预防的。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如果发现视力问题,进行及时的干预,是能够避免走上“戴镜青年”的道路的。那么,想要妥善预防和控制孩子近视家长到底要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详细说说。

1定期到眼科医疗机构做检查

孩子视力下降的成因多种多样,可能是真性近视,可能是假性近视,也有可能有其他眼部疾病造成。因此,孩子出现视力下降,医院进行双眼视功能检查,进行医学验光,查明视力下降的原因。

2培养孩子好的用眼习惯

孩子连续近距离用眼的时间不应过长;

平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

平衡饮食,合理营养等。

3采取针对性的近视矫正方案

近视原因不同,就需要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矫正方案。同样是度近视的孩子,根据检查结果不同可能会有6种以上不同的近视矫正方法。当近视到达一定程度后,孩子在上课或看电视时容易因为看不清眯眼睛、加速眼睛的疲劳,长此以往会加速孩子的近视发展。所以如果学习、生活有需要,家长应该在检查后,根据医生的建议,让孩子合理配戴眼镜。

4

专家表示,近视一旦确诊是无法被治愈的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一旦配戴了眼镜,就再也摘不掉了,于是尽管发现了近视问题,仍坚持不配眼镜,而是找“偏方”想要将近视治疗好。对此,专家表示,近视一旦确诊是无法被治愈的,只能通过科学手段控制其发展。不戴眼镜的孩子,近视发展的速度,比戴镜的孩子快得多,特别容易发展成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容易引发更多问题,所以,一旦近视,应该立即配镜,不可拖延。

近距离工作被认为是影响近视发生发展的首位危险因素,与近视的发展呈正相关。除了近距离工作的总量外,近距离工作持续时间(45分钟)、阅读距离近(20cm)等也是近视的重要危险因素。户外活动是近视的一种保护因素。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发生率呈反比,每天2小时或每周10小时的户外活动能有效降低近视的发病率。因此,提倡在学龄前儿童时期就开始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倡导青少年积极参加户外活动,沐浴阳光,减少近距离长时间用眼。

提倡

呵护眼睛,远离近视。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爱眼护眼,共创光明未来。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370bm.net/xxsjsdyy/89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