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近视需要医学领域贡献专业力量

未经授权,本文严禁公号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太原晚报官微商务合作——

太原晚报有奖报料热线——

防控近视需要医学领域贡献专业力量——专访爱尔眼科山西省区小儿眼科专家王艳华年,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推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落实,指导科学规范开展防控工作,提高防控技术能力,年10月,国家卫健委制定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就目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进展,记者专访了眼科博士后、爱尔眼科山西省区小儿眼科专家王艳华。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低龄化明显王艳华首先给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据年4月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过半,达到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而《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提出的目标是到“年中国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为36%,小学阶段从一年级的15.7%增长到六年级的59%;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高三年级高度近视(近视度数超过度)的人数在近视总数中占21.9%。王艳华说,日益普遍的青少年近视呈现几个特点:发病率高、低龄化、发展快、度数高。青少年近视防控形势严峻。今年是非同寻常的疫情之年,孩子们的近视防控面临更大挑战。今年9月,教育部发布对9个省(区、市)中小学生视力情况调查结果:与年年底数据相比,接受调查的名学生,半年间近视率增加11.7%。“防控青少年近视,要特别重视高度近视。近视主要由遗传、环境两大因素导致,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高度三类,其中,度以下为轻度近视、度以上为高度近视。”王艳华告诉记者,具体来说,高度近视者往往有家族史。比如,家庭中三代以内有高度近视的,就要对家庭成员的学龄孩子及学龄前宝宝尽早做眼科检查,医院寻求规范验光。如果孩子刚上小学就有三五百度近视,家长要警惕每年增加度数是否过快,尽早进行医学干预。对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早筛查、早防控,有助于减少高度近视及其并发症,维护一生的视觉健康。王艳华说,可能有人认为学龄前(3-6岁)开始验光已经不错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还不够早,特别建议3岁前就应该筛查和验光。有条件的家庭,在孩子3岁前就可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在王艳华看来,近视防控有三个有效方法:户外活动、光学方法和药物方法。数据显示,保持每天2小时、每周14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让青少年近视发生率降低10%以上。另外,近视干预一定要规范,以角膜塑形镜(OK镜)为代表的光学手段,以低浓度阿托品为代表的药学手段,都要因人而异。“角膜塑形镜的验配有严格的准入门槛,需要在正规的医疗机构,在专业眼科医师指导下完成。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也有对应的使用方法,要根据科学的检测、根据成效,完善个性化措施。”太原爱尔响应政府号召助力青少年近视防控王艳华强调,防控近视,需要医学领域贡献专业力量。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助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医院也做出了一系列努力。年,太原市教育局授予医院为“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基地”。年以来,医院深入校园,累计为太原市及其周边所学校、24万名学生进行了眼健康检查,为3万多名儿童及青少年建立了眼健康档案,发放视力表4.5万份。同时,太原爱尔眼科还走进学校开展近视防控公益讲座余场,为学生和家长普及近视防控知识。“讲座的形式比较正式,很多孩子觉得枯燥积极性不太高,为了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到爱眼护眼活动中来,爱尔眼科还开展了一系列趣味化活动。”王艳华说,比如开展“小小眼科医生”体验活动,培养孩子们从小树立保护眼睛的意识;携手太原市卫健委举办“阳光一小时”爱眼健步走活动,鼓励儿童青少年参与户外活动,养成日常保护眼睛的行为习惯;携手省科协,在全国科普日当天邀请儿童体验近视防控“黑科技”。为了呼吁更多人重视孩子们的近视问题,太原爱尔眼科将护眼课堂搬到线上,邀请本院专家做客太原交通广播、山西健康之声广播、太原综合广播等节目以及太原电视台《新闻快车》,专项讲解青少年近视防控知识。“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阅读条件差,很多家庭买不起动辄几百元以上的眼镜,一些偏远山村,甚至没有验光设备,孩子们的眼睛问题堪忧。”对于贫困地区的儿童,王艳华说,年,医院联合山西省红十字会发起“红十字·青少年眼健康山西行”公益活动,累计发放免费眼镜副、为8名患儿减免了手术费用。投身近视防控工作这么多年,王艳华感慨,医院一家之力可完成的工作,是一项公共卫生工作,需要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爱尔眼科将不遗余力,保护好孩子们的眼睛,为青少年近视防控贡献爱尔的专业力量。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370bm.net/yjjsyy/6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