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有效的政策干预,到年,我国5岁以上人口的近视发病率将增长到50%以上,患病人口超7亿。”这是由北京大学发布的《国民健康视觉报告》中的数据。
“近视大国”、“近视成国病”这些标签让人瞠目结舌。针对近视尤其是青少年近视防治问题,究竟有哪些前沿技术,我们的防控工作又存在哪些误区呢?
7月17日,由太原爱尔眼科主办的“第二届青少年近视防控名师大讲坛暨爱尔近视防控体系发布会”在太原召开。中华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智宽教授、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张丽军教授医院小儿眼科主任王艳华等国内、省内知名眼科专家亮相讲坛,面对面为现场数百名家长、孩子科学防控近视提出建议,带来一场近视防控前沿技术讲座。
▲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我国近视呈低龄化趋势明显
解决青少年近视问题迫在眉睫
据最新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显示,我国近视人口数高达4.5亿,不但位居全球首位,且呈快速上升态势。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干预,到年,预测我国近视人数将增加至7亿,近视的科学干预刻不容缓。
“暑假刚刚开始,医院配镜门诊量不仅增多,而且集中在中小学生,大多是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度数的加深。”医院小儿眼科专家王艳华主任指出,近视眼低龄化且发展快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据卫生部公布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7至12岁的小学生、13至15岁的初中生、16至18岁的高中生及19至22岁的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0.89%、67.33%、79.20%和84.72%。医院作为市教育局授予的“太原市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基地”,就目前对我市3万余名学生视力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市中小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平均已超五成,屈光不正问题正日益突出,有效防治青少年近视已迫在眉睫。
解决青少年近视问题
方向不能偏重在“防”与“控”
针对青少年近视越来越严重的现状,来自中华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智宽教授,中华医学会全国斜视弱视学组常委、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张丽军教授等全国顶尖近视防治眼科专家现身说法,将近视防治前沿知识从学术层面带入普通大众之中,向青少年家长讲述如何科学而有效的防治近视。
▲中华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智宽教授讲授近视防控知识
杨智宽教授指出,近视一旦发生,则难以彻底治愈,对于青少年人群,近视发生后,医疗介入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视力快速发展和视力的矫正。然而,相当多的家长将注意力集中于为孩子根治近视上,以至于在尝试各种办法后,孩子的视力不仅没有得到治疗,反而加速发展。
孩子近视如何判断?孩子不知不觉就患上了近视让家长们措手不及。杨智宽教授列举了孩子眼睛有问题的种种表现:“眯眼、斜眼、歪头看东西,孩子反映旁边的小孩能看到自己却看不到或看不清楚,或者视力有波动,这些都证明小孩子眼睛有问题。”他介绍,近视是孩子主要的视力问题,而儿童的视力发育又非常重要,因此家长要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