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组很“可怕”的数据:
在我国5岁以上人群中,每3个人就有1个人是近视。儿童青少年中,近视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快速上升,6至15岁的平均近视率达到46.64%,这一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更严重。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政策干预,预计到年,我国5岁以上人口的近视发病率将增长到50.86%至51.36%。
——摘自年国内首份视觉健康白皮书《国民视觉健康》
暑假,孩子们的生活大致有两种:
一是:被安排满满当当的兴趣课程班,自由活动时间比上学时还少!
二是:爸妈再也不担心我上网、玩游戏、看电视啦!
两种不合理的生活都使得暑假成了孩子视力下降的高峰时期!
另外,统计还显示,以前青少年发生近视的平均年龄是13岁,发生率为20%;
现在则提前至10岁,小学生近视发病率将近达到30%。
可能你认为:
只要少看电子产品,孩子就不会近视
自己不近视,孩子也不会近视
只要不戴眼镜,近视度数就不会升
近视只是小事
即使近视了,也是可以被治好的
但是真实的情况是
●不良用眼习惯会导致孩子过早的近视或出现眼疾!
●近视有遗传倾向。父母近视的孩子比父母不近视的孩子发生近视的可能性大4倍!更糟糕的是,父母不近视,孩子也可能会近视!
●不恰当的配镜,反而会让孩子的近视度数加深!
●3-6岁就出现近视的孩子,未来很可能是高度近视人群。高度近视有可能致盲!
●近视绝非小事,而且无法被治愈!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起草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实施方案》具体各方如何操作?随扣子君一起看↓↓↓
01家庭
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当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应当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
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
让孩子到户外阳光下度过更多时间,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要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使其每天接触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已患近视的孩子应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展。鼓励支持孩子参加体育冬夏令营等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终身锻炼习惯。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寒暑假体育家庭作业。
控制电子产品使用
家长陪伴孩子时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避免孩子学习和娱乐活动过多使用电子产品。
减轻课外学习负担
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负担,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课外培训,杜绝盲目参加培训。坚决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不问兴趣、跟风报班。
避免不良用眼行为
不让孩子在走路时、吃饭时、床上、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下看书或电子产品。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与书本距离应约为一尺、胸前与课桌距离应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约为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保障睡眠和营养
保障孩子睡眠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
做到早发现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