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6日是第22个全国“爱眼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今年“爱眼日”活动的主题为“‘目’浴阳光,预防近视”。
在学校、大街上,随处可见戴着眼镜的学生,甚至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儿童也过早加入了“小四眼”的队伍。近期,由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合作开展的防治儿童近视研究项目前期调查结果发布,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33%,学龄前幼儿视力不良的比率为10%,近视高发群体——青少年近视比率达50%-60%。
近视已成为我国的“国民病”,北京大学年公布的《国民视觉健康》白皮书数据也显示,近视已成为导致人们视力损害的最主要原因,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政策干预,我国年时5岁以上近视人口将从年的4.5亿增至逾7亿!
保护眼睛,预防近视已刻不容缓!
孩子眼睛发育的关键期是在3—6岁,这段时期是预防近视的关键期,如果不正确用眼就会给孩子埋下近视的“定时炸弹”,到小学时随着学习负担的加重,便会形成近视。
3岁时,孩子视力为0.6,视觉较为敏锐,眼手协调更灵活,立体视觉的建立已接近完成。
4岁时,孩子视力大概是0.8-1.0,是视力检测的“黄金时段”,需定期进行检测,预防近视。
5岁时,孩子已经可以区分物体大小、上下、内外、前后、远近等空间概念,各种眼部生理反射已形成并趋于稳固。
6岁时,视深度充分发育,视力达到1.0,基本达到成人的水准。
今年“爱眼日”的主题为“目”浴阳光,阳光和近视有什么关系呢?国内外的循证证据表明:坚持适度的户外活动、让眼睛经常沐浴在大自然光线下,不仅可以延缓近视度数的增长,同时还能减慢眼轴的增长,这将有助于阻止近视的形成。
在澳大利亚,针对6岁学龄儿童近视率的实验显示:每日在户外活动累计达3小时的孩子近视率仅0.8%,户外活动1小时的孩子近视率则为3%。
即使是近距离阅读量大的孩子,如果大量提高户外活动的时间,近视率也不会提高,也就是说,户外活动能够抵消长时间阅读带来的近视眼风险。同时研究还认为,如果孩子能够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还能够抵消部分来自父母近视遗传的风险。
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孩子眼睛和身体接触的太阳光可促使人体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和维生素D,有效抑制眼轴的增长,从而降低近视的发生率。其次,户外运动时光照强度高,使瞳孔缩小,景深加深,从而增加视物清晰度,预防近视发生。这和今年“‘目’浴阳光,预防近视”的主题不谋而合。
▼▼▼
夏天太热,幼儿园是不是应该减少户外活动?
减少户外活动,不仅不利于孩子身体发育,对预防眼睛近视也不利哦。
除了多组织户外运动,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也能很好地预防近视:
1.注意用眼的姿势
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三个“一”,即一拳、一寸、一尺。
一拳,就是指孩子坐在座位上看书写字时,自己的前胸和书桌要保持一拳的距离;
一寸,是要求孩子写字时,握笔的手与笔尖的距离要保持一寸;
一尺,就是孩子看书时,眼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一尺。
这三个“一”,是使眼睛视轴保持正常距离的有效措施,是保护孩子视力的一种科学手段。
2.注意用眼的光线
不要让孩子在暗光或太阳光下读书写字,阴天、黄昏、月光下光线微弱,烈日下光线强烈,都不适宜读书写字。看电视时,要保持适合的距离,一般应是荧光屏对角线长度的5-7倍,而且每次看电视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
3.注意眼睛的锻炼
眼保健操是根据我国医学的推拿、按摩、针灸穴位,结合医疗体育编成的,是保护视力的科学方法。家长和老师要学会眼保健操的基本知识,指导和督促孩子做好眼保健操,并持之以恒。在此,小编为您推荐超有效的眼保健操:预防近视这些方法真不错!(家长也值得收藏),快带孩子做起来吧~
4.注意眼睛的营养
蔬菜水果中含维生素A、D较多,能为眼睛提供所需营养,经常食用,可起到保护眼睛的辅助作用。而糖吃多了则对孩子视力有伤害,应控制孩子的糖摄入量。
小贴士各位老师和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下症状,就要考虑近视的可能性,赶紧带孩子去检查哦。
1.看物体时经常眯眼
眯眼时,眼睑可以遮挡部分瞳孔,这样就能减少光线的散射,从而可以暂时提高和改善视力。
2.频繁眨眼
频繁地眨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近视,增强视力。
3.经常揉眼睛
一些孩子因为近视而看不清物体时,经常用手揉眼睛,为的是更好地看清物体。
4.经常歪着头看物体
一些患有早期近视的儿童常常会歪着头看物体,这是因为歪着头看物体可以减少散射光线对其视力的影响。
5.经常皱眉
皱眉是孩子试图改善视力的一种方法。但经常皱眉会使眼外肌压迫眼球,这反而会加快近视的发展速度。
幼小衔接
美术
音乐
区域活动
科学区
建构区
幼儿生活
智力游戏区
室内体育活动
大班区域体育活动
早操活动
体育课
主题环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