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视力下降最多的人群是近视,但为什么近视,为什么泛滥,却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说法。
视力就是视物能力。眼睛要辨清楚物体,一要有光源,二要有反光,三要有眼睛。这三点缺一不可。
首先说光源
人类的进化,是在自然光线下进行的。我们的眼睛适应的光线是自然光。自然光线在棱镜下可以用肉眼分辨出漂亮的七彩色。最早的人造光线也是自然光,虽然比真正的自然光线弱,但总比很弱的夜光强多了。后来有了节能的光源,就是现在的日光灯、节能灯、LED灯。这种节能光源就不是自然光了,而是单色光。单色光即使很亮,由于没有其它色光辅助,眼睛在这种光线下视物会很不舒服。尤其是专注看精细的物体的时候。这种单色光是近几十年发展的,人类的眼睛对这种光线不适应,很容易形成疲劳损伤。而这些单色光设置最早、最多的地方就是学校等公共设施内,以后又普及到各个家庭。孩子的视觉能力不及成年人稳定,即使成年人长时间在日光灯管下工作,也会视觉不良。因此孩子们就是这种节能的最大受害者。学校的照明设施也因此是近视眼的最大生产者,其次是家庭的日光灯管的台灯(不要以为父母就不会害孩子)。
再说阅读的材质
最早的阅读材质是竹、木。文字刻在竹木之上。由于工具和熟练的原因,文字不可能太小。随着织品的发达,后来有了纸张,但由于工艺原因,材质的光泽较弱。书写时的浸透和蔓延,也使文字不宜过小。即使印刷也受此制约。那时发现患近视的人也很少(能识字的人少也是原因之一)。即使从国外文字普及较早的国家看,近百年来,戴眼镜人的比例也不如近几十年高。现在的纸张光泽太强,纸张在夜光下都反光。加上电脑显示器(电子管和LED)、平板、手机等LED灯制作的“假纸”的普及。而这些材质上的文字越来越小,既要看完又想要不让眼睛疲劳,已经是难如上青天。
视力正在发育的孩子们在这种纸张和灯光下学习的时间比成年人长一倍还多。能不毁掉孩子的视力么?
最后说一下遗传
人类是在逐渐进化中中发展的,所谓进化就是生长在适应环境,优胜劣汰。但人视力赶不上人造光的变化。六到十二岁(甚至到十八岁)是视力的发展稳定阶段。如果这个阶段不注意,就会造成身体细胞细微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在成人后通过生育传给下一代。人类中近视的比例本来很低,比如建国初期,戴眼镜的人很少。就是在我上学的六十年代,同学中戴眼镜的“四眼狗”也很少,因为与众不同,才容易被嘲笑。现在的孩子中不戴眼镜的倒与众不同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遗传。我们知道近视是可以遗传的。在父母都近视的家庭中,子女几乎与父母一致。从六十年代(以前的日子没活过,不知道)到今天经过了五十多年,在城市中没有几个孩子不经过小学、中学时期日光灯的摧残,现今这些孩子都已经是祖、父辈了。他们的子女能不是近视眼么?
下面这段抄自腾讯“新闻百科”:
“中国近视患者已超过三亿人,每年眼镜需求量达万副。仅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就高达50%以上,其它各种视光疾患也在迅速增加。近年我国近视发生率十年前25%,五年前34%,近五年40%,其中绝大部分是学生。小学近视比例34%-61%,初中近视比例68%,大学生近视90%。机关单位、研究机构、中小学校的发病率约80%以上,大大高于一般人群,主要与这些人群从事过度的近距离阅读工作,眼睛负担过重有关。”
这其中大学生、研究机构、机关单位中的人可都是在中小学被坑害过的人群啊。如果这么多青年将来生小孩,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可以想象的出来。
近视的原理
人的视力可以分为近、中(正常)、远三种。其区别主要在于使物体最清晰点成像在视网膜的前面、视网膜上、视网膜后。这是通过眼睛的晶状体(一种双凸面的圆饼结构)凸起程度不同来决定的。晶状体凸起大(鼓肚大,等于晶状体中心变厚),物体最清晰点在视网膜前;晶状体凸起小(鼓肚小,等于晶状体中心变薄),物体最清晰点在视网膜后。晶状体凸起的程度由环绕它的一圈肌肉的收缩程度和晶状体自身弹性决定。收缩强,环形圈直径变小,凸起大(近视)。不收缩则凸起小(远视)。年幼的人,环形肌持续收缩,发生强直(俗话抽筋),很少或不再松弛,近视形成。年老的人,环形肌收缩力弱或无力收缩,远视形成。这两种情况都需要用透光的凸面物体(眼镜片)来改变物体在视网膜的清晰度。近视镜是用单凸面(凹面)来减轻晶状体的凸度。远视镜(老花镜)是用双凸面来增加晶状体的凸度。
解决近视的途径
一从学校、科研机构中清除冷光源。使用充足的自然光线,比如白炽灯。家庭中阅读的光线也要采用白炽灯。要尽量使用音像教材。尽量不布置书写作业。严格要求孩子的握笔和身姿等书写姿势(这点学校做的极差)。
二改变文字承载的材质(纸张),不要有过强的反光,字体要大而清晰。一般不易引起视觉疲劳的最小文字是0.5平方厘米。
三定时变换视觉注意位置。看书半小时后需要远眺三五分钟。人体所有部分都会疲劳,需要肌肉工作的部分更是如此。不经过练习,活动性的重复动作,一般三到五分钟即可疲劳。静止的动作,十几分钟出现疲劳。视觉是最耐劳的(有瞬目的休息),小学生半小时左右即出现疲劳(表现是注意不集中)。交替变换可以改变注意(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