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灾难片。对我来说,看灾难片一直是很好的解压方式,它能让你一边吃着爆米花,一边看着屏幕里的地球被花式吊打。高楼大厦被毁于一旦。所有人都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等电影一结束,一看周围还好好的,就像是坐了一趟过山车安全着陆,什么负能量也没有了,最会拍灾难片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好莱坞,另一个是韩国,好莱坞工业技术更成熟。视觉场面更壮观。韩国导演们则更擅长,挖掘灾难面前的人性之光,韩国的我们留到下回再说。今天来聊聊好莱坞的大场面灾难片,这期我们选了多种不同毁灭地球的方式。有海啸地震龙卷风冰暴极寒,这些天灾如果发生在现实中,都是巨大的悲剧。可要是在电影里虚构的。
可要是在电影里虚构的,那就很刺激了,当然这五部电影中,除了天灾之外还有讲人祸的,除了恢弘的大场面也有小格局的,总之敬请感受人类的种花式被虐惨案。
要说灾难片。THEDAYAFTERTOMORROW不是后天就是。那么我们就先来说一说后天。导演罗兰艾默里奇。被称为职业地球毁灭者的灾难片大师。后天讲的是,因为全球变暖而导致全球变冷的故事。有点绕哈。其实呢就是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变暖,让冰川融化洋流紊乱。从而引发飓风海啸气温骤降,最终让地球进入冰河时代,后天在故事结构上非常简单,只用了一个父亲救儿子的主线,串联起了整个地球的天翻地覆,杰克是一个古气候学家,因为在一次南极考察时遇到了冰架崩塌。他预测在几周之内,地球将面临一场空前大灾难。与此同时,英国气象站显示气温骤降了13度,日本下起了比拳头还大的冰雹,洛杉矶也被飓风袭击,世界各地都发生了突发性气候变化。
而这时,杰克的儿子山姆正在纽约参加知识竞赛。此时的纽约正是重灾区。曼哈顿遭遇了飓风袭击。海水掀起滔天巨浪倒灌进城市。瞬间淹没了低洼地带。山姆根据父亲在电话中的指示,躲进了地势较高的图书馆等待救援,此时气温已骤降至零下多度。杰克也在冰天雪地中踏上了漫漫的救子之路。尽管情节简单,但也并不影响它影史著名灾难片的地位。后天的经典在于视效和细节。首先是特效。这是在视觉层面的,电影中有很多过目不忘的经典镜头。像纽约速冻国旗结冰。自由女神像的淹没。直升机坠毁士兵瞬间冻成冰雕,还有把巨轮开进曼哈顿城区。
电影从海陆空全方位展示了世界末日的想象,让观众好好过了一把眼瘾,这就是特效大片的魅力。另一个是细节,是在心理层面的,比如山姆和众人在图书馆烧书取暖时,把每一套书都留了一本,这暗示着在人类灭亡之际依然不忘传承文明,还有电影中多次出现的乞丐和狗的角色,他们跟这场末日灾难一样,是人类的两面镜子。NOFOODNODRINK从乞丐身上能反证人类的自大。在这场末日面前又能看出人类的渺小。
所以在大自然面前,我们真的是又卑又亢,这也是后天在除了爽之外。带给我们的反思。
看看那里?什么,你见过这么清澈的天空吗。
的导演还是罗兰艾默里奇。要不怎么说是职业地球毁灭者呢。不过这次毁灭地球的方式和后天不同。不再是进入冰河时代。而是跟玛雅人的末日预言挂上钩了,电影中的解释是太阳活动异常,让地球内部能量失衡,最终导致世界末日,在故事上,主线依然是聚焦一家普通人的命运,副线则负责展现不同层级的众生相。杰克逊是一个科幻作家,他陪孩子们游玩黄石公园时,遇到了神经兮兮的当地居民查理,查理告诉他。玛雅人的预言就要实现。世界即将毁灭,各个国家正在秘密制造诺亚方舟。杰克逊作为一个科幻作家当然不信,可到了第二天。查理所言居然成真了。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泥石流,各种自然灾害瞬间笼罩了城市。
危急时刻,杰克逊找到了一架飞机,途中经历了九死一生后,最后他们在中国西藏找到了方舟,但起初因为无法支付价值不菲的船票。杰克逊一家和无数难民一起被拒绝登船,但在最后一刻,各国代表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才决定打开舱门让难民们上船,在经历了方舟无法启动,差点撞上珠穆朗玛峰后,最后奇迹般的渡过了难关,迎来了曙光。相比于后天,投资更大,在灾难场面上更加恢弘,像黄石公园火山爆发。整个加州沉入大海。肯尼迪号航空母舰撞毁白宫。海水淹没喜马拉雅山脉,这些镜头都是想象力和CG技术的完美结合。
在故事结构上来讲,两部电影都是主副线层次分明,主线上都遵循了好莱坞典型的,平民造英雄的叙事原则,后天中的杰克,是个不被重任的失意科学家,他千里迢迢不顾生命危险勇敢救子,最终拯救一群人成为英雄,中的杰克逊。是个失败的科学作家,在危难时刻他救了前妻一家,又带领大家登上诺亚方舟,H63最终还修好了方舟的故障,同样成为了英雄,这其实都是很套路化的操作,那不套路化的操作是什么呢?这就体现在了副线上。正是副线上的这些小人物,他们散发的人性之光,才没有让电影沦为特效堆积的烂片,比如在黄石公园面对火山爆发。拒绝救援还兴奋大叫的查理。还有在西藏,面对末日的消息时镇定自若的喇嘛,在所有人都拼死拼命地逃命时,他们都是游离在这部快节奏电影之外的存在。
展现了人类别样的尊严,另外电影中也没有刻意丑化。有权有势的上流阶层。而是力求真实。还原现实的复杂,中国的元素植入流畅自然,并不让人尴尬。H63不足之处呢在于男主光环太过严重,但如果男主光环不强,电影惊险刺激的程度就要大打折扣了。所以这本质上是灾难片的通病。也没什么好追究的了。电影的结尾也很有意思。非洲因为板块上升成为了新的世界屋脊,地球上仅剩的人类乘着方舟驶向非洲,又回到了人类起源的地方。
如果说前两部都是指向全人类,是一场关于世界末日的视觉狂欢。那海啸奇迹就是真正回归了家庭,是对一场真实灾难的细致描摹,片中海啸的镜头不多,主要讲的是灾后救援和寻人的故事。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背景是年的印度洋海啸,亨利和玛莉雅带着三个儿子。一起来到泰国过圣诞节。可就在圣诞节第二天。本来一家人高高兴兴,在泳池边共享欢乐时光,随着一阵诡异的海风吹过,猛兽般的海啸排山倒海地疯狂袭来。一家人瞬间被巨浪冲散,海啸过后,玛莉雅漂浮在汹涌的水面上,发现了大儿子卢卡斯,经过一番奋力挣扎,两人最终汇合,逃过一劫的卢卡斯并无大碍。
但玛莉雅身负重伤,所幸被当地居医院,但病情却越来越不容乐观,电影的前半部分,一直在讲这个小英雄和英雄母亲的故事。到了后半部分,镜头转向了男主,亨利和另外两个儿子都安然无恙。他正在疯狂的寻找着玛莉雅和卢卡斯。就像片名海啸奇迹所说的一样,奇迹最终诞生,一家人最后也终于团聚了,和这个有些过于巧合的剧本比起来,电影中更好的是表演,几乎全家都是演技爆表,首先是扮演玛莉雅的女主娜奥米沃茨,她之前是一个,在飞机上遇到气流都会紧张的家庭主妇,可真正遇到了海啸时,她立刻变成了无所畏惧的英雄母亲。
不管是在激流中勇敢救子的坚韧。还是最后命垂一线时的顽强,娜奥米沃茨把母爱的伟大和灾难的无情。都诠释得淋漓尽致。她也因此提名了奥斯卡和金球奖的最佳女演员。还有父亲的扮演者伊万麦克格雷戈,谁能想到当年猜火车里的不羁少年,在这里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伟大的父亲,伊万在电影中最出彩的是一场哭戏,作为三个儿子的父亲,他在跟家里人打电话报平安时,因为妻子和大儿子没找到,自责得像个孩子一样哭出了声。
喂-布莱,亨利谢天谢地你没事吧,有其他人给你电话吗。没有亨利你是第一个打的,大家都没事吧亨利。
玛丽亚和卢卡斯不在这里。
不在那里是什么意思,海浪把大家都冲散了。
我找到了托马斯和西蒙。但是玛丽亚和卢卡斯没找到。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要去哪找,亨利冷静点,我得挂了很多人都需要用这电话,我晚点联系你-亨利。
最后就是小英雄卢卡斯,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他就是扮演蜘蛛侠的荷兰弟,在电影中卢卡斯是成长最大的一个角色,在飞往泰国的飞机上,他还在嘲笑弟弟的胆小。当母亲提出要救小男孩丹尼尔时,他还曾因为救人会拖累自己,和母亲发生争执,当他看到丹尼尔被家人抱着露出微笑时,他才获得了最大的成就感。真正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很多灾难片表现的都是人性善的一面,但迷雾却是狠狠的表现了,人是怎么被自己玩死的。迷雾电影改编自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导演是弗兰克德拉邦特,这两位的搭档可以说是大名鼎鼎了。他们就是肖申克的救赎的编剧和导演。和前三部灾难片的大场面不同,迷雾的场面很小,大部分场景都发生在一间超市中,但虽然场面小。讨论的议题却出奇的宏大。我们先来看一下故事。一个镇子突然被浓雾包围,一群人被困在了镇上的超市,男主戴维带着儿子也在其中,大家原本想着等雾散了回家。可没多久一个身上带着血的老头子跑了进来,说迷雾里面有吃人的怪兽。起初有个黑人律师坚决不信,非要带着一群人出去一探究竟。戴维劝说无果。
只好在其中一个人身上绑了一根绳子,最后出去的人都有去无回,绳子拉回来的也只有半具尸体,超市里的人吓坏了,立马炸开了锅。有一个神婆开始大肆宣扬邪教理论,大家也慢慢跟随,不久后许多大虫子冲进了超市,咬死了许多人,却意外地没咬死神婆。神婆开始以此为由给众人洗脑。这时刚刚还是同一阵营的人群。开始出现了变化,大家被鲜明的分成了两个系派,大部分是追随神婆的,他们被洗脑后变得非常狂热。为了保全自己。个个都成了刽子手,神婆一声令下,他们就以祭祀的名义,把一个警察丢出超市喂了怪兽。另一小部分是追随戴维的。崇尚经验和理性,为了避免被神婆拿去祭祀,戴维带着大家准备开车离开,但神婆这时正带着大家堵在门口不让出去。
这回她准备把戴维的儿子拿出去祭祀,戴维等人立马和神婆的邪教派展开了搏斗,打斗中神婆被人两枪打死。信徒们也一哄而散。戴维带着追随者们逃出超市,途中又有许多人被怪物所杀,只有戴维和儿子以及另外三个人逃上了车,电影到这里也逐渐临近尾声,再往下就是一个超级牛的结尾。为了保证观影体验呢,在这里我就不给大家剧透了,保证颠覆你的认知,具体是什么样的结尾就等着大家自己去看咯,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作为一部惊悚灾难片,电影中最大的灾难不是迷雾,也不是那几只吃人的怪兽,而是人心。电影中在一个小小的超市中,设置了三个意见领袖,男主神婆黑人律师。
男主在电影中的形象,是好莱坞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化身,睿智勇敢有担当,他和他的追随者们代表了人性善的一面。但神婆和信徒们。是人性恶的典型代表,神婆鼓吹邪教理论操控人心,打着上帝的旗号,做着恶魔的事情,信徒们则为了保全自己,以正义和文明之名。毫不犹豫的充当了刽子手。ENTER在天灾到来之前,他们就已经制造出更惨烈的人祸,而黑人律师和他的追随者们死的最早,他们代表的是纯粹而鲁莽的理想主义者。这三类人在我们的历史中,往往能够能找到原型,最明显的就是神婆。她的那一套理论和信徒们的狂热程度。像极了法西斯纳粹。迷雾所讲的,是人类历史中不断上演的悲剧,也是对人性丑恶的批判,电影想说的根本不仅仅如此。
因为片中不仅把万恶的神婆,和鲁莽的黑人律师给写死了,最后连貌似正义的男主也没有饶过,甚至还让他承受了最大的痛苦。这就是电影最残酷的地方,这里不是什么善恶之争,而是一下让人回到了原始状态。没有信仰没有文明没有尊严。同类之间自相残杀,与自然对抗时又弱不禁风,它展现了人类咎由自取又不堪一击的丑态。
这是一部老式好莱坞灾难片的经典之作。虽然现在来看,特效已经显得有些粗糙,格局上也远不如后天那么壮观,但放在90年代,这就是当年数一数二的特效大片了。也正因如此,还拿下了当年票房的年度第二。比利和乔都是研究龙卷风的科学家,他们原本是夫妻,如今感情已经破裂,比利也找到了新女友,但出于对龙卷风研究的痴迷。两人决定再共同追逐一场飓风,并把新研制的探测仪放到龙卷风中心,完成对龙卷风数据的采集,所以下面的故事就变得很简单啦,就是主角们哪儿危险就往哪奔儿,不断开着车子去追逐龙卷风。其实龙卷风的电影并不好拍,因为相比于海啸地震台风之类来说,龙卷风的持续时间短,杀伤力和规模也不算大。
所以要让它撑起一个两个小时的电影是很难的,那该如何营造惊险刺激的氛围呢。除了特效之外,这就要靠编剧们的功力了。龙卷风的剧本就是设计的很精巧。这里的精巧主要体现在,对惊险氛围的营造上,电影中最大最刺激的一场戏,就是结尾时的那场巨型龙卷风,为了突出最后这一场戏。电影前面一共设置了三个龙卷风来铺垫。首先是最普通的龙卷风,虽然拍出来已经很可怕,但这只算是前期预热,第二次是在湖边的双胞胎式龙卷风,风力已经足够把奶牛吹起来了。第三次是跳跃式龙卷风。这时的威力已经成倍数加码了。通过了前面循序渐进的氛围铺垫。和层层叠加的规模和杀伤力。最后的F5级巨型龙卷风才终于现身,也在最后一刻,成功的让观众的恐惧达到了峰值。
这就是为什么说它剧本设计精巧了,不要说90年代,我们现在很多的爆米花电影,都是严格按照这个套路来执行的,不过这么说来好像也挺遗憾的,20多年了,好莱坞的爆米花电影除了特效进步了。emmmm-其它的好像也没啥进步。
好啦这就是今天推荐的五部灾难片,虽然灾难的类型各有不同,电影风格也是有大场面爆米花的,也有小空间内哲学思辨的。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人类真的挺脆弱的,即便电影中展现了,很多摆脱灾难的方法和智慧,但也不能改变这一事实,都应该常怀敬畏之心。
下期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