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象过那些非常壮观又非常现实的世界末日的场景呢。例如假如地球和木星或者与木星一样巨型的行星相撞时会发生什么事呢?那一定是非常壮观浩大超大型制作的电影拍摄了。大家好,两颗行星撞击会是怎样发生的呢?我们人类还有生存的希望吗?这里是涛涛随记,一切的答案已经全部都为你准备好了,请接着往下看。
行星之间的撞击会发生吗?现在我们的太阳系的构成十分的安定,行星的轨道在过去的数十亿年几乎是没有改变过,对地球产生威胁的只有非常偶然会掠过地球的小行星和彗星,像是行星那么巨大的天体是从来没有试过脱离自己的轨道的,可是这不代表是永恒的。诞生之初的太阳系内有非常多的天体,它们的大小都跟行星差不多,那个时候的他们会以极不稳定的轨道围绕着太阳公转,使得行星相撞的次数非常之多。例如地球在过去曾经与一个名为忒伊亚的巨型天体发生过相撞,科学家相信很有可能在相撞的过程中从地球抛出去的物质就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月球,也有假设认为木星在过去也曾经与非常巨型的天体相撞的事件。
可是在今天会发生这种相撞的机会非常之危。只有在另外的恒星在距离太阳非常近的地方经过时所产生的重力干涉之下,才会有机会让地球和木星脱离原有的轨道。但是在未来数亿年内,据科学家推测这样的事情都不会发生。因此我接下来要写的内容全都不会在现实中发生,大家请放心,可以不用杞人忧天了。
前往木星之旅。没错,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地球居然脱离了原本的轨道,朝着木星飞去,那么距离两者相撞到底剩下多少时间呢?这就要看地球飞行速度和木星具体在轨道上的哪一个位置,而决定了太空探测器航行者一号到达木星所需日,航行者二号则需日,为了更方便说明我们先假设飞行速度和发射条件和航行者一号一样,这样的话,地球大概需要花一年半的时间便会抵达木星。太阳到木星的距离再迎日点时是地球的4.95倍。在远日点时是5.46倍。相比起地球从太阳得到的能量,木星得到的阳光和热只有那么一丁点而已。因此越是接近木星,气温就会越低,白天也会变得昏暗无光。从地球上看到的太阳会变得越来越暗和小,我们记忆中的寒冬会再次来临。
在正常的条件之下,地球有记录以来最低的温度是零下89度,亦如大家所料录得如此严寒的记录的地方是在南极大陆,正确点来说是名为东方好奇地站。可是如果跟冰封地球的寒冬做比较,东方好奇地站和另外一个极寒之地雅库茨克的奥伊米亚康的冬天简直就和巴厘岛一样温暖,因为晚上的气温会下降到零下一百度,地球会再次回到七亿两千万年到六亿三千五百万年前的冰河时期。动植物要在地面上普通的生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务,寒冷会使光合作用停止,植物是不可能忍受那么长时间的严寒气候的。由此而引发的粮食不足,导致所有的高等陆地生物几乎全部灭绝。
我们越是接近木星,就会越清楚地看到木星浮在天空中的样子。当木星的亮度变得和月亮相同程度之前,地球就已经会被木星的重力捕捉到,木星的质量是地球的倍,体积则是地球的倍。作为太阳系最大的行星,当木星的重力捕捉到地球后,地球的自转会停止或减速。没错,地球在天空的位置保持着不变,只是他在天空中占的比例会逐渐的放大。前所未有的龙卷风会把地球的大气层撕裂,被冰封的海洋把表面的冰层破坏后,产生数公里高的海啸袭击沿海地区,然后环绕太平洋周围的环太平洋火山带会在地球各地引发起活跃的火山活动。
木星上也出现了异常。木星的大气上与著名的大红斑拥有相同的威力的飓风级暴风也正在肆虐,大气出现异常之下的木星海洋构成海的液态氢正在波涛汹涌,因为没有陆地的阻碍,波浪可以在木星的四周自由的移动。在天体物理学中又名为洛希极限的概念,那是指卫星的椭圆形轨道的半径保持着其公转的天体的潮汐力与自身的重力之间的平衡。当有非常大的质量的天体进入到洛希极限内,天体会因为潮汐力而被拉扯之粉碎,以跟月亮同样的质量的天体为例子。地球的洛希极限是九千五百公里,毫无疑问与地球同样质量的天体的情况下,木星的洛希极限更要大上许多。
例如木星的最大卫星卡利斯托就是绕着一百八十八万两千七百公里长的轨道的半径而公转。卡利斯托的质量只有地球的0.倍。从数据上看来,与地球同样质量的天体在距离木星两千万公里远时是可以安全地围绕着它公转的。但是之后地球会比现实所知的木星卫星更早的开始崩坏,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计算一下地球与木星的洛希极限,并把得到的答案写在下方的留言区,计算的公式很容易就能在网络上找到。
我们来进入下一个也是最后的一个阶段了。世界末日的到来。当进入到洛希极限后,地球开始他的崩坏过程,地球上的板块会因为木星的重力而分离四散,地幔被抛到太空中后,瞬间便会凝固,大块的碎片会降落到木星上,但也有可能被重力撕碎。情况就像是年七月,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因木星的重力而被撕碎一样,那颗彗星在降落到木星的大气之前被撕碎成二十一个碎片。地球也即将会面临同样的命运,被撕碎成数千个碎片,地球的残骸恐怕会花多个月的时间分批降落在木星上。那些细小的碎片在高密度的大气层内会燃烧殆尽,而大型的碎片便会落在木星的海中,引发起巨大的海浪,牵涉到木星的异变已经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力范围了。
在四十亿年前太阳系内部领域整顿好之后,木星就再也没有发生过如此的攻击。当年,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最大的碎片跌落的结果释放出六百万个百万吨的能量,相当于地球上的核弹全部同时爆发时的倍的能量。然而这次这样大小的碎片更是有上百个,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可怕的情况,而且可别忘记地球接近木星时的动力更足矣把木星的几个小卫星脱离原本的轨道,这些脱离轨道的卫星也有可能会跌落在木星上。尽管经历了这一场浩劫,可想而知,木星还是会支撑得住的。结果是木星不会发生任何根本的改变。这颗巨大的气体行星比起地球型的行星更为稳定,所有的暴风雨飓风最后都会烟消云散。木星的质量到最后只会比现在再大一点点而已。在地球最后的碎片跌落后的数年,由距离太阳第五远的位置晋升到第四位的行星上。曾经发生过的相撞事件,相信只有后世的科学家才知道了。
这趟惊险的小旅程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今天的文章片,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你的感想。如果喜欢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