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可以不近视父母必须知道的18个知

保护视力的24字方针:"纠正不良习惯、时刻监督提醒、定期检测视力、坚持视觉训练!"

这18个平时大家遇到比较多的问题节选自一位台湾眼科专家的书-《孩子可以不近视》,这是一本很不错的有关孩子视力保护的书,解释深入浅出,读了以后就能实施起来。

作者吴佩昌是台湾很有名的眼科教授,儿童近视控制专家,还曾获世界领先专家“终生医学成就奖”。这本书第一部分就讲的是“父母必须知道的34个知识”,挑选这18个知识分享给大家(表述方式稍有修改,更适合国内阅读),希望有帮助……

本文节选自《孩子可以不近视》,作者吴佩昌

1、近视只是看东西不清楚,没有大关系?

答:错。近视可能导致失明,不能掉以轻心。

事实是,失明人口中,高度近视已经高居失明的第一大原因;在中国这一两年的研究结果显示,高度近视的视网膜黄斑退化已经是成为失明的第一大原因。

曾经造成致盲性眼病而失明的第一大原因是白内障,但现在已经退居二线。白内障并不可怕,因为它是可复明的致盲性眼病。白内障手术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使患者复明。而且,白内障多因老龄化问题引起的,随着人均寿命提升,年纪越大患白内障的几率就越高。

近视的可怕之处也在于此:高度近视引起视网膜黄斑退化所导致的失明,就算是再高明的眼科医师也爱莫能助。

遗憾的是,为人父母老对孩童的近视一向掉以轻心,这不仅使得近视儿童越来越多,也让孩童近视的恶化程度越来越快。

“预防胜于治疗”,对近视来说,预防与防止度数恶化都是相当重要的课题。

2、怎样知道小孩的视力如何?

答:使用视力表。孩子到了3岁后就会辨别视力表的缺口,俗称“测视力”。

3周岁标准视力:0.5~0.6;4周岁标准视力:0.6~0.8;5周岁及以上的标准视力:1.0或以上,即5周岁以上的孩子正常视力都可以达到1.0。

儿童健康手册列有视力检测的项目,3岁以后就要做视力检查。如果视力有问题,3至6岁是治疗弱视的黄金期,万一父母忽略而未及时发现幼儿有先天性弱视,等视神经发育一旦完成,视力要再恢复正常就很困难了。

目前的视力表通用的有E字表和C字表,非英语系的国家常用的是C字表。

如何教导3岁幼儿看视力表呢?

有个简单的方法,用马克笔在白纸画4个大大的E字,然后教孩子用手指缺口方向朝哪儿,熟悉一个方向后,再换一个方向问孩子,然后慢慢把E字纸拿远一点儿,逐渐拉远距离,用玩游戏的方式练习,小朋友很快就会指出缺口了。

3、我的视力很好,我的小孩不会得近视?

答:错。近年形成近视的主因是环境因素,少部分才是遗传。

事实上,近视虽然和遗传有关,但是也取决于后天的用眼及生活习惯。我们父祖辈的那个年代,近视人口很少,在那时近视的人大都是因为家族遗传,少数是刻苦学习所致,所以早期的眼科医学认为近视的主要原因是遗传。

但近年来,外在环境的改变,大家居住的环境越来越狭窄,户外活动越来越少,升学压力大,再加上电视、电脑、手机等近距离的用眼活动增加,以环境为主因所造成的近视人口越来越多,使得本来老一代近视率还不算太高,在这二三十年之间,却迅速增长。

所以,目前形成近视的原因主要还是环境因素,而较少部分是因为遗传。20世纪70年代,有学者把猴子关在一个小房间里,让它不能到户外活动,只能看近不能看远,几个月后,猴子的眼睛就被诱发成近视。

所以,如果能让成长中的孩童白天可以常常到户外看较远较宽阔的地方,而不是窝在家里,长时间近距离看书、打游戏或看电视,或许我们孩童的近视比率会减少很多。

4、我是高度近视,我的小孩也会近视?

答:可能。有近视家族史的家庭成员,发生近视的比率确实较一般人高很多。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小孩得近视的概率更高。

有部分人的近视是遗传,约占所有近视人口的20%。而受环境影响造成的近视则更高,约占80%。从遗传造成的近视人口中(近视跟基因有高度关系),可以发现具有家族性,爸爸、叔叔、伯伯,或妈妈、舅舅都有高度近视,而且可以往上追溯至好几代都有高度近视。

目前80%近视的人口都是后天性近视,也就是从幼儿园或小学后才开始近视一两百度,之后只要每年持续增加,到20岁时就可能成为高度近视者。这些人的父母亲或祖父母往往都没有近视,可知近视主因往往是后天环境所造成的。有家族遗传性近视的人,先天不足,后天更不能失调,尤其需要治疗与控制。度数若不控制,不论是先天或后夭的高度近视,并发症都一样很严重。

年美国加州有一个著名的研究报告显示,如果孩童每周的户外活动少于5小时,父母亲有近视,小孩就容易近视;反之,如果孩童每周的户外活动可以达到14小时以上,就算父母亲有近视,小孩仍不容易近视。

因此,有近视的父母不要消极地认为自己的孩子一定会近视,如果能给孩子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就不容易近视。

5、近视的恶化程度,会随着年龄趋缓?

答:对,儿童一旦近视,每年平均会加深度数度;然后随着年纪增长,度数增加幅度会缩小。

孩子一旦近视,就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也像爬楼梯一般,度数每年会持续增加。有研究指出,近视度数在小学初中阶段,每年会增加度;高中阶段每年也会增加50度,等到大学以后度数才会慢慢稳定下来。

为什么年纪越小,度数增加越快?这和青春期发育过程长高长大有关,要注意的是,度数越深,并发症也越多。儿童一旦近视后就会持续恶化,若不加以控制度数的增加,等成年时得到高度近视的机会很大。

至于成人以后,因为生长发育的速度趋缓,近视度数就比较稳定。然而,如果一天到晚看书、打电脑做近距离用眼的活动,一旦眼睛过度疲劳,度数仍有可能增加,视力会持续恶化。

6、孩子近视只要戴眼镜就好,不需要治疗?

答:错。配眼镜看得清楚只是治标,戴眼镜无法控制小朋友的近视度数持续增加。

有些家长认为小朋友近视只要帮他配副眼镜,这样就没事了,也算是治疗近视。类似这样的观念是需要改正,因为配眼镜只能治标,并没有治本,孩子的近视会一直恶化。

在门诊,有时会碰到因为这种观念的耽误,而让一些只有19、20岁的年轻人,近视发展到近千度,挽救都来不及。

近视眼镜只是辅助视力的器具,用来让孩子能看清楚东西,但对儿童近视度数的恶化没有帮助。小孩一旦近视,如果没有适当管控,度数就会像爬楼梯一样,持续增加下去,一直要到18-20岁才会缓和下来。不趁小时候积极控制,等日后度数越深,并发症就会越多,这时候再治疗就来不及了。

7、孩子眯眼或斜眼看电视,到底是近视还是斜视?

答:都有可能、要带至眼科检查眼睛,找出问题。

小朋友若有屈光异常,不论是远视、近视或是散光,可能在看电视时会习惯将头歪向一边、斜眼、眯着眼或是用瞪视的方式看电视。

这是因为当他端坐着看电视时,无法看得很清楚,必须找一个角度或是眯起眼睛,让眼睛产生针孔效应,就能看得较清楚。

幼儿在发育阶段,除了视觉以外,触觉也正在发展,看到五光十色的电视会想要到前面触摸,这是正常情形。但有的幼儿会因为视力不良,看不清楚而走到电视前面看,医院让眼科医师做进一步的检查。

有些小朋友会不由自主地头歪一边来看东西,如果有歪头现象,可能是斜视,也可能是斜颈造成的,除了到眼科检查,还要到儿童复健科检查斜颈。当这些原因都排除以后,孩子还是经常眯眼、斜眼或歪头看电视,可能就是不良习惯,需要父母常常注意并提醒。

有时看电视看太久了,小朋友也会出现以上情形。因此,看电视要把握法则:看30分钟休息10分钟,广告时间也可让小朋友起来走一走,看看远处,以免长时间看电视而产生假性近视,基至养成眯眼、斜眼习惯。

8、眯眼看东西,近视会加深吗?

答:有可能,保护枧力要以轻松看清楚为原则。

每个人大概都有眯着眼睛看东西的经验,稍微眯一下眼就会看得比较清楚。然而,这种行为却可能隐含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或散光)的情况,家长若发现孩子经常眯着眼睛看书或看电视,可能有度数问题,要尽早带孩子做视力捡查。眯着眼睛看东西,就像是照相机把光圈缩小的道理,透过小洞观看,影像会较清楚。只是长时间眯眼用力看东西,眼睛的睫状肌会过度收缩,可能导致近视度数增加。动物实验也发现,若将猴子的眼皮缝小,缩小它的视野,一段时间后也会诱发近视。

所以一发现孩子有眯眼看东西的习惯,必须尽快检查是否近视,或是眼镜度数不够,建议以轻松就可以看清楚为原则。

9、何谓假性近视?

答:因为睫状肌过度紧张引发的视力模糊,一般在散瞳检查或放松调节后会发现没有近视,因此称为假性近视。

近视大部分是因为眼轴(眼球前后径)增长太快,使得影像无法准确投射到视网膜上,就像照相机“对焦不准”,让远方的物体看起来模糊不清。

有些小朋友因为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眼睛,眼睛内部的睫状肌太用力也会造成对焦不准,视力变得模糊不清。或是在验光时,因为机器迫近而造成睫状肌紧张、过度用力,量起来的度数看起来就像有近视。这两种情况都不是因为眼轴真的有增长,只是眼睛自我调节的结果,所以称之为“假性近视”或“调节性近视”,也是一种屈光性近视。

孩童的眼睛调节能力比成人强,出现假性近视的机会也较高。儿童出现假性近视时,眼睛若能适当休息或做些视觉训练,视力大都可回复正常。

未完待续,见下期

更多爱眼护眼知识和保护孩子视力好方法请长按下方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
白癜风危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370bm.net/zcjsdyy/52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