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医院配镜中心被家长挤爆了。据温州医医院消息,近半个月来,医院视光诊疗中心门诊数达人次,其中未成年人近视问题最常见。
一项调查4.56万名学生近七成近视
年龄小加深快高度近视多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那么我市的情况如何?
去年,市疾控中心对我市33所学校名学生进行抽样监测,结果发现近视率为68.7%。其中小学生近视率44.16%,初中生71.4%,高中生82.11%。
从近年门诊情况来看,我市未成年人近视有几大特点:近视发生的年龄明显提前,幼儿园发生近视的情况越来越多;近视度数加深变快,一年加深度很常见;高度近视的发生率进一步升高。
至于近视发生的原因,汪育文说,这是由复杂的多因素导致,主要与遗传和环境相关。环境方面包括沉重的课业负担、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用眼姿势不正确、户外活动少。
一组案例有人一个暑假疯涨度
有人一年度数都没变
马上要开学了,琴琴(化名)因看不清字,医院检查。
“5医院查过视力,配了眼镜,怎么会看不清呢,真是奇怪。”琴琴妈说,孩子今年刚上一年级,之前有近视,医院查视力配了眼镜,当时查出来近视度。
医生给孩子检查后,发现琴琴已经近视度。这让琴琴妈大吃一惊,直呼“不可能”。原来,琴琴父母没有近视,就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没有戴眼镜,可琴琴怎么就近视了,一个暑假度数还加深了度?
在询问中,琴琴妈的一句话引起了汪育文的注意,她说,孩子也不太玩电子产品,倒是爱看书,不过看书写字姿势不太好,总喜欢趴在桌上贴着桌面看书。
面对疯狂加深的度数,琴琴妈感到揪心,小小年纪,孩子就快要变成高度近视了吗?
与琴琴状况差不多的小海(化名),却幸运地在高度近视前刹住了车。在这次复查视力中,小海已经一年没有增加度数了,这不得不提小海妈的防控做法。
三年级的小海,两年前也面临近视度数快速加深,一年内从度到了度。小海妈妈当场下定决心,把严格防控落实到每一天。
从医院回家后,小海妈就购买了防近视架,确保小海看书写作业严格遵守“一寸、一拳、一尺。”同时,读书写字30分钟,强制休息10分钟。除了使用电子产品完成作业,其余时间不碰电子产品,每天保证2小时户外活动,营养均衡,少吃甜食……
在“虎妈”的监督下,小海的近视竟真的没有再加深了。
两类建议如何预防近视?
要从四点着手:持续用眼不超过30分钟;谨记“一尺、一拳、一寸”用眼习惯;减少电子产品使用;保证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
小医声建议从幼儿园时期,应定期检查孩子的视力等,建立儿童眼屈光发育档案,有助于早期发现视力不良、有近视倾向和已近视的儿童,从而分档管理并制定相应干预措施。
对于近视的儿童,除了做好防控措施,还要采用临床手段延缓近视的进展。目前临床上主要有三种近视防控手段:OK镜、周边离焦镜片、0.01%低浓度阿托品。
也有一些心急的家长,想给孩子做手术矫正。医生表示,近视的手术矫正是通过手术方式改变眼的屈光度,主要方法有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近视矫正手术需要严格按照各类手术的禁忌症和适应症进行筛查和实施,主要适用于18岁以上度数稳定的近视患者。”
除近视外,青少年还要特别注意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不少人在连续玩电子产品后,出现“斗鸡眼”,看东西出现双影。门诊中这类患者也越来越多,其中最小年龄仅4岁。
相关阅读
国家出台儿童青少年“护眼”硬措施
调查发现这些原因,让孩子们的眼睛“很受伤”
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制定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公布。不仅详细规定了孩子每天户外活动和睡眠时间,还严禁学生将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等。方案公布后
温州娒的用眼卫生
有得到明显改善了吗?
经过随机调查市区部分小学,发现小学三年级后,课业压力增大,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变多、户外活动时间不够,这些原因让孩子们的眼睛很受伤。
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
60分钟以上
你做到了吗?
A方案要求
要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使其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
B调查显示接受采访的小学二至六年级段的家长均表示,“放学后保证户外自然光下60分钟以上”,真正要做到有点难。
市民王女士的女儿今年刚上小学二年级,虽然学校会布置书面作业,但是作业量不大,一般半个小时内能完成。但是即使如此,让孩子在家时每天能接触户外自然光60分钟以上,她觉得难度很大。她说:“学校放学大多是下午3点多,这个时间家长都还在上班,要么委托爷爷奶奶接孩子回家,要么直接送课后托管,实在不放心让这么小的孩子在户外逗留。”
而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因为家庭作业和兴趣培训班增多,一放学都是急急忙忙往家跑。不是写作业,就是赶培训班,户外接触自然光60分钟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非学习目的电子产品使用
每天累计不宜超1小时
A方案要求
家长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
B调查显示市民高女士的儿子这学期开学就戴上了眼镜,眼科医生给出的“忠告”中,就包括减少使用电子产品这一条。
调查中,很多家长坦言:认真的孩子会回家埋头做完作业,然后央求父母或爷爷奶奶,允许他们看一会儿电视或打一会儿游戏。而家长一般都会妥协同意,但一集动画片或一局手机游戏玩下来,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常常会“忘时”。
确保小学生
每天睡眠10个小时
可是大多“打折扣”
A方案要求
家长应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保障孩子睡眠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阶段学生8个小时。
B调查显示对于这个问题,低年级段的家长纷纷表示能做到,但是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则会不同程度“打折扣”。晚上10点左右睡觉,早上7点起床是多数家庭孩子睡眠的现状,也有部分作业完成较快的学生能做到每天9点半之前上床睡觉。
来源:温州日报
来源:温州日报
编辑
党办/宣教中心汪青青
责编
党办/宣教中心占亚妮
健康管家
温医大附二院
41万粉丝健康大V
预约挂号
门诊预存
科普
招聘
查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